实体化
基督教最深奥的秘密之一就是实体化,“圣经化成肉体并留在我们中间”。在每一个儿童诞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发现某种与这种秘密相似的东西,这时一种寓于肉体之中的精神也就出现了。
把新生儿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器官和组织的混合物,它们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如此复杂的一个生物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对待新生儿时应该考虑到他的“心理生活”。如果他一出生就有了这种心理生活,那当他长大以后这种心理生活将变得怎样呢?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是智力发展,那么我们确实可以说,儿童的教育始于诞生时。现在,从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从他诞生那个时刻起就有一种真正的心理生活。我们需要促使儿童主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去发展他的意识,这种主动关系对成人来说是印象深刻的。我们看到,被关在黑暗处的一个心灵正在努力走向新生以及在一个环境中得到发展,它并不准备争取一个那么宏伟的结果。我们发现自己就在这样一个承担困难任务的心灵面前,但并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它,我们甚至可能在阻碍它。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儿童的天赋本能不仅对他身体的发展和滋养,而且对各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在起作用。这种作用在无理性的动物身上具有物种的特征。就运动而言,儿童要比其他动物发展得慢。儿童诞生时,这种能力几乎没有发展,即使他已经能运用他的器官对光、对触摸、对声音等等有所反应。新生儿比任何其他生物更表现出一副引人怜悯的样子。他孤弱而不能自助,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如此。他不能说话,不能行走,不断地要人留心。经过很大的努力,他在6个月时学会发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唯一能发出的声音就是哭泣或喊叫,让人奔过去帮助他。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数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他才能站立和走路。他要能够说话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儿童刚出生后的孤弱状态,哲学家一直很感兴趣,但教师和医生直到现在始终极少感兴趣。
当我们可以把“实体化”这个词理解为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时,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站立和说话,并使他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们可以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
认为儿童的肌肉乏力妨碍他站立和坐下,或者认为人没有自然协调运动的能力,那是极大的错误。一个新生儿的肌肉力量无疑是通过其推拉的动作而得到证明的。没有任何事情能比儿童从最初开始就在实现吮吸和吞咽两者之间的困难协调更完美。儿童所处的自然环境胜过那些小动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协调的关系之中。它们肯定会表现出特征,但不是物种的特征,而是个体的特征。物种的本能也明确地被表现出来,但将强加上某种基本的特征:所有幼小的哺乳类动物在出生后几乎立即就能站立、行走和拥有它们物种自己的语言。我们知道,当每一个小动物充分生长时,有些情况将是相像的。如果是一头幼鹿,它就能轻快和敏捷地行走;如果是一头象,它就缓慢和笨重地行走;如果是一头老虎,它就是凶猛的和有利齿的;如果是一只兔子,它就在嫩绿的田野上从容地觅食。这样的特征是不会改变和混淆的。但是,十分奇怪的是,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软弱的,而每一个儿童又可以展现其个人的变化,这就构成了一个谜。人能够做任何事情。他的外表孤弱构成了个体的特点。他的发音不清楚的嗓子终有一天将会说话,但我们还不知道他用什么语言。他将说他从周围的人那里模仿来的语言,他经过很大的努力将从语音到音节,最后到单词。他将有意在与他的环境的关系之中发展他自己的所有功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儿童就是他自己的创造者。
儿童的运动器官的活力就是个人机能的“实体化”,具有他自己的特征。一般认为,那就如人体是运动器官的复合体。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体是随意肌的复合体。这正如它们的名称所表明的,它们能由意志来驱动。这个事实最有力地证明,运动是与人的心理生活紧密相联的。但是,没有它的器官和它的工具,意志将是一无所成。
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动物就像成批生产的物品,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它的物种所特有的特征。相反地,人就像手工制作的物品,每一个人都不相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创造性的精神,这使他成为了一件手工艺术品。但是,在任何的结果外显之前,必须完成内在的工作,因此,那不是一件现成的和简单的复制品,而是一种新型的和积极的创造物。当这个物品最终出现时,它使人们感到十分惊叹和不可思议。
甚至任何动物,即使是最低等的昆虫,尽管它具有本能,但由于没有运动器官而不能得到表达方式。人是生命的最高形式,肌肉是那么的众多复杂,以致很多学习解剖学的学生说:“要记住所有的肌肉,你至少必须仔细研究7遍。”这些各种类型的肌肉一起工作表现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有时候它们一起工作,有时候它们相互对抗。一种抑制总是伴随着一种驱动力,并对这种抑制进行纠正。那是真正的交往,许多肌肉一起协调工作,完成最复杂的动作。例如,杂技演员的动作,或能把最细微的动作传递到琴弓上的小提琴演奏家的动作。这些动作和每一次转调都要求无数的肌肉同时行动,就如一支肌肉大军一样,每一块肌肉都发挥作用以达到活动的完美。
即使这种动作的准备并不是全部离开自然,但实际上有一部分,即指明方向和意义的最高级部分是归于个人能力的。这种源于自然的能力是神奇的。我们在谈论人的时候,这是必须考虑的第一个事实。总之,人的一种有活力的心灵肯定会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在世界中表现它自己。这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篇章,也是人的第一个任务。
如果个人的实体化就是指儿童的心理发展,那么,儿童肯定具有一种先于生理生活的心理生活,这种心理生活早就存在了,而且没有任何外部迹象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意识开始时表现出来的犹豫和微弱,使感觉处于与它们的环境的关系之中,并立即通过肌肉的运动而尽力表现出来。在个人与他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或者说,在精神的胚胎与它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正是通过这种相互影响,一个人形成了他自己,完善了他自己。这种原始的和形成的活动可以比作脉冲囊的作用,它在精神的胚胎中表现为心脏,使营养进入胚胎体的各个部分;与此同时,心脏自身吸收来自母亲血管中的养料,这是它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因此,心理个性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这种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运动原理的作用。儿童努力从他的环境中去吸收东西,通过这样的努力,他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缓慢的和渐进的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掌握了各种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灵必须继续保持警惕,维持它的力量,不至于由于丧失活力而变得机械呆板。它必须不断地下命令,以便不受本能支配的活动不致于退化而陷入混乱状态。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要求努力增强心灵的活力,使实体化这项无止境的工作不至于终止。因此,正如胚胎变成儿童、儿童又变成成人一样,人的个性也是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形成的。
父母对他们子女的生命有什么贡献呢?事实上,父亲提供了一个看不见的细胞;母亲除了提供另一个细胞外,还为这个受精的卵细胞提供一个生活环境,以便使它能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小孩。说父母创造了他们的小孩,那是不对的,相反地,我们应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我们应该把儿童的这种神秘的力量当作某种神圣的东西,并努力去展现,因为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个人未来的个性被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科学地研究儿童的心理需要,以及为什么必须为这种需要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
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生活。因为儿童当时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儿童才能秘密地完善这种心理生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儿童旁边,随时准备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如果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如果他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及其必须服从的规律,那肯定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但是,成人不合时宜的干预阻碍这种力量的秘密发挥。当成人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声称自己拥有一种几乎神灵般的力量,使他们自己成为儿童的神,并致力于《创世纪》里的那句话:“我将按我的想象来创造人。”成人这种想替代上帝的念头,正是导致其所有子孙后代痛苦的原因。
儿童是一个谜。没有一个人对儿童的“实体化”作好准备,甚至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实体化”。事实上,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的特殊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到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在一个充满着爱的温暖和有着丰富营养的环境里得到发展,那里的一切东西都不会伤害它。当成人最终认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将会改变自己对儿童的态度。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正在实体化的精神生命,这不仅激励着我们,而且还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当我们看着儿童那很像一个玩具的幼小的却富有魅力的身躯,同时倾注着我们对他的巨大关怀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古罗马诗人朱维诺尔(Juvenal)①所说的那句话:“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
基督教最深奥的秘密之一就是实体化,“圣经化成肉体并留在我们中间”。在每一个儿童诞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发现某种与这种秘密相似的东西,这时一种寓于肉体之中的精神也就出现了。
把新生儿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器官和组织的混合物,它们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如此复杂的一个生物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对待新生儿时应该考虑到他的“心理生活”。如果他一出生就有了这种心理生活,那当他长大以后这种心理生活将变得怎样呢?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是智力发展,那么我们确实可以说,儿童的教育始于诞生时。现在,从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从他诞生那个时刻起就有一种真正的心理生活。我们需要促使儿童主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去发展他的意识,这种主动关系对成人来说是印象深刻的。我们看到,被关在黑暗处的一个心灵正在努力走向新生以及在一个环境中得到发展,它并不准备争取一个那么宏伟的结果。我们发现自己就在这样一个承担困难任务的心灵面前,但并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它,我们甚至可能在阻碍它。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儿童的天赋本能不仅对他身体的发展和滋养,而且对各种心理功能的发挥都在起作用。这种作用在无理性的动物身上具有物种的特征。就运动而言,儿童要比其他动物发展得慢。儿童诞生时,这种能力几乎没有发展,即使他已经能运用他的器官对光、对触摸、对声音等等有所反应。新生儿比任何其他生物更表现出一副引人怜悯的样子。他孤弱而不能自助,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如此。他不能说话,不能行走,不断地要人留心。经过很大的努力,他在6个月时学会发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唯一能发出的声音就是哭泣或喊叫,让人奔过去帮助他。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数月、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他才能站立和走路。他要能够说话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儿童刚出生后的孤弱状态,哲学家一直很感兴趣,但教师和医生直到现在始终极少感兴趣。
当我们可以把“实体化”这个词理解为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时,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站立和说话,并使他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们可以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
认为儿童的肌肉乏力妨碍他站立和坐下,或者认为人没有自然协调运动的能力,那是极大的错误。一个新生儿的肌肉力量无疑是通过其推拉的动作而得到证明的。没有任何事情能比儿童从最初开始就在实现吮吸和吞咽两者之间的困难协调更完美。儿童所处的自然环境胜过那些小动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协调的关系之中。它们肯定会表现出特征,但不是物种的特征,而是个体的特征。物种的本能也明确地被表现出来,但将强加上某种基本的特征:所有幼小的哺乳类动物在出生后几乎立即就能站立、行走和拥有它们物种自己的语言。我们知道,当每一个小动物充分生长时,有些情况将是相像的。如果是一头幼鹿,它就能轻快和敏捷地行走;如果是一头象,它就缓慢和笨重地行走;如果是一头老虎,它就是凶猛的和有利齿的;如果是一只兔子,它就在嫩绿的田野上从容地觅食。这样的特征是不会改变和混淆的。但是,十分奇怪的是,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软弱的,而每一个儿童又可以展现其个人的变化,这就构成了一个谜。人能够做任何事情。他的外表孤弱构成了个体的特点。他的发音不清楚的嗓子终有一天将会说话,但我们还不知道他用什么语言。他将说他从周围的人那里模仿来的语言,他经过很大的努力将从语音到音节,最后到单词。他将有意在与他的环境的关系之中发展他自己的所有功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儿童就是他自己的创造者。
儿童的运动器官的活力就是个人机能的“实体化”,具有他自己的特征。一般认为,那就如人体是运动器官的复合体。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体是随意肌的复合体。这正如它们的名称所表明的,它们能由意志来驱动。这个事实最有力地证明,运动是与人的心理生活紧密相联的。但是,没有它的器官和它的工具,意志将是一无所成。
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动物就像成批生产的物品,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它的物种所特有的特征。相反地,人就像手工制作的物品,每一个人都不相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创造性的精神,这使他成为了一件手工艺术品。但是,在任何的结果外显之前,必须完成内在的工作,因此,那不是一件现成的和简单的复制品,而是一种新型的和积极的创造物。当这个物品最终出现时,它使人们感到十分惊叹和不可思议。
甚至任何动物,即使是最低等的昆虫,尽管它具有本能,但由于没有运动器官而不能得到表达方式。人是生命的最高形式,肌肉是那么的众多复杂,以致很多学习解剖学的学生说:“要记住所有的肌肉,你至少必须仔细研究7遍。”这些各种类型的肌肉一起工作表现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有时候它们一起工作,有时候它们相互对抗。一种抑制总是伴随着一种驱动力,并对这种抑制进行纠正。那是真正的交往,许多肌肉一起协调工作,完成最复杂的动作。例如,杂技演员的动作,或能把最细微的动作传递到琴弓上的小提琴演奏家的动作。这些动作和每一次转调都要求无数的肌肉同时行动,就如一支肌肉大军一样,每一块肌肉都发挥作用以达到活动的完美。
即使这种动作的准备并不是全部离开自然,但实际上有一部分,即指明方向和意义的最高级部分是归于个人能力的。这种源于自然的能力是神奇的。我们在谈论人的时候,这是必须考虑的第一个事实。总之,人的一种有活力的心灵肯定会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在世界中表现它自己。这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篇章,也是人的第一个任务。
如果个人的实体化就是指儿童的心理发展,那么,儿童肯定具有一种先于生理生活的心理生活,这种心理生活早就存在了,而且没有任何外部迹象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意识开始时表现出来的犹豫和微弱,使感觉处于与它们的环境的关系之中,并立即通过肌肉的运动而尽力表现出来。在个人与他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或者说,在精神的胚胎与它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正是通过这种相互影响,一个人形成了他自己,完善了他自己。这种原始的和形成的活动可以比作脉冲囊的作用,它在精神的胚胎中表现为心脏,使营养进入胚胎体的各个部分;与此同时,心脏自身吸收来自母亲血管中的养料,这是它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因此,心理个性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这种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运动原理的作用。儿童努力从他的环境中去吸收东西,通过这样的努力,他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缓慢的和渐进的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掌握了各种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灵必须继续保持警惕,维持它的力量,不至于由于丧失活力而变得机械呆板。它必须不断地下命令,以便不受本能支配的活动不致于退化而陷入混乱状态。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要求努力增强心灵的活力,使实体化这项无止境的工作不至于终止。因此,正如胚胎变成儿童、儿童又变成成人一样,人的个性也是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形成的。
父母对他们子女的生命有什么贡献呢?事实上,父亲提供了一个看不见的细胞;母亲除了提供另一个细胞外,还为这个受精的卵细胞提供一个生活环境,以便使它能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小孩。说父母创造了他们的小孩,那是不对的,相反地,我们应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我们应该把儿童的这种神秘的力量当作某种神圣的东西,并努力去展现,因为正是在这个创造性的时期,个人未来的个性被确定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必须科学地研究儿童的心理需要,以及为什么必须为这种需要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
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生活。因为儿童当时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儿童才能秘密地完善这种心理生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儿童旁边,随时准备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如果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他自己,如果他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及其必须服从的规律,那肯定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但是,成人不合时宜的干预阻碍这种力量的秘密发挥。当成人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声称自己拥有一种几乎神灵般的力量,使他们自己成为儿童的神,并致力于《创世纪》里的那句话:“我将按我的想象来创造人。”成人这种想替代上帝的念头,正是导致其所有子孙后代痛苦的原因。
儿童是一个谜。没有一个人对儿童的“实体化”作好准备,甚至没有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实体化”。事实上,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的特殊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到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在一个充满着爱的温暖和有着丰富营养的环境里得到发展,那里的一切东西都不会伤害它。当成人最终认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将会改变自己对儿童的态度。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正在实体化的精神生命,这不仅激励着我们,而且还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当我们看着儿童那很像一个玩具的幼小的却富有魅力的身躯,同时倾注着我们对他的巨大关怀时,我们才开始真正理解古罗马诗人朱维诺尔(Juvenal)①所说的那句话:“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