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关于放松的策略都是在帮助我们注意到自己肌肉紧张的部位。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释放紧张。慢性肌肉紧张会降低领悟力,损耗我们的精力。另外,随着对自己身体暗示的了解,我们能在需要的时候练习这个方法,身体的紧张程度也会随之降低。
关于“集中注意力”
本书描述的第二个关于“保持平静”的练习就是“集中注意力”,我们帮助孩子去体验什么是“专注”,“专注”是在不做任何评判的情况下,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一种方法。“专注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的练习而获得。“专注”还可以当作“保持平静”的一种工具,教给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到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专注”还可以当作一种“冥想”来练习,此外,在日常活动中,比如散步,或准备晚餐的时候,“专注力”帮助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
我们在静止不动的时候,就可以做“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我们要允许自己走神,只是需要稍加留意自己的意识游离到什么地方,并为这个过程起个名字,然后再把注意力转回到我们的呼吸上,呼吸可以当作这个过程的“锚”,用于把游离的意识带回来。一个有用的做法是,用一些简单的词,如“倾听”、“思考”、“感受”为自己的意识命名,这样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留意自己的注意力到了哪里,然后再把自己带回到呼吸上。体验“专注”主要是为了增强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当我们的意识游离的时候,不要评判自己,因为这很自然,我们只需再回到呼吸上,回到我们体验的“锚”上来。增强“专注”的能力和培养其他习惯一样,那就是--通过练习!
研究表明,有意识地练习冥想,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能减轻压力、增强免疫系统、很快保持平静。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平静”的感觉,逐步淡化日常生活中带给我们的竞争意识,并拥有面对挑战的精神和应对挑战的策略。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体验当中。我们在某一时刻只做某一件事情,完全专注地去感知、投入,就能将自己置身于周围的事物和我们自己的内在体验中。另外,除了通过“平静”来练习“专注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专注”的习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任何日常事物中,比如刷牙、穿衣服、吃饭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做事情的习惯。其实,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专注”地去做事情,然后再做那些需要静止不动的“专注力”练习,对他们将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