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毛泽东智品古代史籍(12)

毛泽东品国学 作者:卢志丹


这时,毛泽东已经是重病缠身的暮年,他对秦始皇的评价已不像1958年那样充满个人性格特点和政治色彩。这种坚持以一分为二的精神评价秦始皇,在肯定秦始皇的巨大进步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他“残酷地压迫人民”的一面,无疑是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

曹操是“真男子”

毛泽东曾经较多评论并主张给其“翻案”的另一位帝王类历史人物,就是魏武帝曹操。

曹操在人们心目中长期以来被视为反面人物,恐怕比秦始皇更有过之。人们从《三国演义》和旧戏舞台上得到的“旷世奸雄”、“白面奸臣”的印象可谓根深蒂固。

卢弼所撰的《三国志集解》中,不少文人对曹操怀着一种厌恶的心情进行批注,不论曹操做的什么事,说的什么话,都要从“奸雄”的角度去评价。毛泽东虽然从小就喜读《三国演义》,但他却认为曹操长期被视为“奸雄”太不公正。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读鲁迅的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时,对鲁迅所说的“其实,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话深有同感,特别用粗重的红铅笔在旁边划了着重线。

对曹操的许多诗文,毛泽东都多次阅读,反复圈点。当1954年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并且要登碣石山时,他对一千七百年前曾来过这里的曹操颇为怀念。当时陪同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徐涛回忆说:

1954年夏季在北戴河,休息时他常读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问主席这是谁写的诗,很有气魄,主席告诉我是曹操写的《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观沧海”。

当徐涛谈到他从小到现在,凡所认识的人都说曹操是奸臣,戏台上也是个“大白脸”时,毛泽东说:

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诗人,能文能武,那时封建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三国时代魏蜀吴的魏国就是他建立的,他统一了北方,打击了豪强,施行屯田制,开荒生产、提倡节约,改革了东汉的弊制,使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进步,难道不该肯定吗?说他奸臣、白脸,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还对徐涛说:“曹操能带兵打仗,也能了解民间疾苦,征战环境三十多年,手不释卷,喜读书学习又喜作诗,登高必赋,我喜读他的诗。”“你看曹操的诗气魄雄伟,给人鼓舞。真男子气,是大手笔。” ①

也正是此时,毛泽东酝酿着自己的词作《浪淘沙·北戴河》: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曹操的怀念、赞扬之情。

徐涛还回忆说,毛泽东并不是和他一个人谈过评价曹操的问题,他也曾和他的高级俄语翻译李越然谈论过,“对曹操是正面评价的,也是为曹操正名平反,时间大约在1957年”。

1958年,毛泽东阅读了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卢弼撰的《三国志集解》。

裴松之在注文中,引用了《魏武故事》记载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年)所下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令》中主要叙述自己辗转征战的经历及主要的内心活动,意在表明自己并无取代汉室自立为帝之意,所以让出受封的阳夏、柘、苦三县以解除别人的误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