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兵、章小龙、骆玉兰、丁人人
曾有几年,市场流行记述影视作品诞生历程的纪实书籍。我也曾掺乎这一领域,出过两本,一是记述电影《周恩来》拍摄经过的《寻找周恩来》,二是记述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越洋拍摄经过的《飞跃太平洋》。两本书分别都是由两个记者合作完成,前者是向兵、章小龙;后者是骆玉兰、丁人人。
章小龙是北大中文系八六届毕业生,当时是《文艺报》艺术部的编辑记者。上海人,但一口北京腔,脾气半暴半豪爽,说话做事痛痛快快。我曾说他:你太不像上海人了。他声若洪钟地问:这算夸奖么?我说:你记住,一个北京人说一个上海人不像上海人,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小龙是我哥哥的同学,我姐姐的同事,又和我在一个楼上班,所以很快成了哥们儿。
一天中午,小龙带向兵到我办公室,说有正事谈。向兵比小龙大几岁,四川人,当时是《人民日报》文艺部的编辑记者。他和小龙都在报社分管电影报道,所以经常相伴采访,一同出席各种电影界的新闻发布会,时日一长,成了一桌打麻将的好兄弟。
正事是:他俩那段时间正在跟踪采访丁荫楠导演拍摄电影《周恩来》,重大历史题材,涉及众多当年红墙内的神秘事件,拍摄过程中奇事迭起……两个有心人觉得,值得写本书嘛。
那天下午他们俩给我讲了两三个小时的故事,把我的好奇心勾到欲罢不能,直催他们赶紧写。
从这次聊天,到书正式面世,只花了两个月时间。采取的方式是,我们三人共同策划列提纲,再由他俩分章节创作,随写完随编,全稿完成,直接校对下厂。
这一过程中,同样遇到二人文风不统一问题。小龙文风活,灵动跳跃,北大才子气息;向兵文风端正凝重,正是《人民日报》风范。我不时分头给他们打电话,提醒他们互相牵就些。还记得向兵有天早上很兴奋地打电话来,说终于摸到让文风活泼的小技巧,句子前边加点虚词。比如,“西花厅外大雪纷飞”,这是“党报体”;“那西花厅外……”活泼点了吧?我当时没想清楚,未置可否,心想向兵多聪明的人,他说找到了,一定差不了。果然,那天之后再交来的章节,不太“党报体”了。
最后发稿时有个小细节。向兵突然神情严肃地跟我和小龙说:“这本书是联合作者,署名时能把我署前头么?”我们仨经过这一场写稿编稿,已经成了无话不聊的好哥们儿,所以我和小龙当即就此话题对向兵展开“人身攻击”:《人民日报》的同志果然有大局观,你是怕将来国家版本图书馆的记录里,你被“章小龙等”给“等”掉了吧?向兵憨笑,不好意思地说:我岁数大嘛,排在前头应该的嘛。
后来的完整书名是:《寻找周恩来--1991,什么属于周恩来》。出版后,立即被多家报刊选载转载,销售业绩不俗。还得了全国优秀纪实文学奖,我也因此得了个优秀编辑奖,和小龙、向兵一同去人民大会堂领奖。
向兵至今仍在人民日报社。小龙后来看不惯电影届的种种恶劣风气,北大才子冲冠一怒,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珠影现象》,用他自己话说,揭示黑暗,自绝于影视圈。他也真的离开了文艺报社,走上职业编剧之路。主要作品有电影《上一当》、电视剧《英雄无悔》等。后者得了飞天奖最佳电视剧,他本人也得了最佳编剧奖。
我和小龙至今常来常往,不时还有合作。1996年,北京电视台要拍香港回归的长篇纪录片《方寸国土万千情》,组建四人总策划小组,有张颐武、蒋原伦,还有小龙与我。几个老友隔三岔五在红绿蓝宾馆碰头神聊,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1997年,滕文骥的公司拍电视剧《找不着北》,小龙与我共同出任编剧。
骆玉兰是《北京晚报》记者,丁人人是《北京日报》记者,他们俩当时一直跟踪采访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拍摄。
电视剧放映后暴火,王府井新华书店托作者邀请剧组演员,去搞一场签售活动。后来到场的,有制片人刘沙、演员姜文、王姬、马晓晴等。
书店一楼大厅人山人海,姜文等人坐在一张临时搭起的长条桌后,挥汗如雨地签名签到手软,我在他们身旁服务。人群中,一位中年妇女左冲右突,终于冲到姜文面前,激动得眼泪充满眼眶,语无伦次。只见她从身后拽出自己七八岁的儿子,嗓音洪亮地说:姜文你看,你长得像不像我儿子!
姜文哭笑不得,扭头小声问我:这话是不是有点操蛋啊?
丁人人后来离开《北京日报》,参与筹建《北京晨报》,再后来不知又去何方发展。骆玉兰仍在晚报社,我现在每周给晚报写的“百家姓”专栏,就刊登在她的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