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并不像正史中说的那样,是马皇后所生,而是朱元璋的妃子碽氏生的。这件事成为一桩历史谜案,被人为地隐瞒了下来。因为生母这件事,实在关系到朱棣的前途,一个庶出的老四,是没有份儿当皇帝的。
嫡庶有别
在朱元璋还没有打下天下的时候,这些事情还不那么要紧。等到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的儿子们就有了太子、诸王的区别,身份和地位也就随之不同了。
朱元璋要当皇帝了,可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在打仗,七个儿子也顾不上管,好像连名字还都没有起,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叫他们的?我想要么就是叫他们的小名,要么就只叫老大老二老三,一直叫到老七。
朱元璋本来是个放牛娃,后来当了和尚,又还俗从军,对于社会上流阶层的那些礼数,既不大懂,也不大在意。可是今非昔比了,朱元璋这时马上就要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了,登极大礼已经准备好了自不用说,就连册封皇后、太子的礼仪都已经制定好了。那些之前不怎么在意的礼数全都得高度重视起来。可是如果自己的几个儿子,包括太子,连名字都还没有,又怎么进行册封仪式呢?于是有一天,朱元璋来到太庙,祭告祖宗,为自己的这七个儿子起名字来了--
长子就叫朱标,老二叫朱樉,老三叫朱,老四叫朱棣,老五叫朱,老六叫朱桢,老七叫朱榑。朱棣和他的几个兄弟从这时起才有了大名。
从朱元璋给自己这几个儿子起的名字中,就能够发现一个特点,即这些名字都带着一个木字旁。这当然也不足为怪。过去一般人家里孩子多的时候,给孩子起名字,往往都会取一个统一的字,比如同一辈的孩子名字中都有某一个字,这也叫某字辈;或者孩子的名字都取一个带火字旁、带水字旁的字,一看就知道是一家的孩子。
皇帝家给孩子取名字,那就更加要有讲究了。朱元璋为他的儿孙们取名,希望明朝伟业代代相传,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所以就规定事先给每个儿子的后代选了二十个字,每代起名字时用一个字。比如太子朱标的后代用“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的后代用“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前猷”。用完了这二十个字,就再选二十个字。
名字的第二个字,就按火、土、金、水、木五行排列选字,朱元璋的儿子的名字都从木,因为木生火,所以孙子的名字都从火,有个火字旁;而火生土,曾孙一代的名字就从土,都带土字旁;然后土生金,再下一代的名字就从金;金生水,金后面一代从水;然后再从木,又开始一轮,周而复始。
可是这其实只是朱元璋的美好理想,明朝虽然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最终还是灭亡了。这“金木水火土”,也只转了两圈。比如,明朝灭亡时的崇祯皇帝名叫朱由检,他的“由”字,在朱棣后代起名字的二十个字中才排到第十个字,“检”字从木字旁,就是以“金木水火土”起名转了两圈,又转到以木字旁来命名了。这些说法在《大明会典》中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我们之前说过,在朱元璋登基这一年,朱棣才刚刚七岁,又正好夹在七个弟兄中间,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有三个弟弟,他是正中间的一个,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所以他也不算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
孩子多了,做父母的难免会有偏心,会更加喜爱偏袒某个孩子。要说朱元璋最喜爱的儿子,那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子朱标。朱标不仅是老大,将来要继承皇位,而且他也确实有点长兄的样子,对待兄弟们关爱有加,谦让有加,而且知书识礼。他唯一的不足就是处理事情太过仁厚,这让朱元璋有点不大放心。
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还喜欢老三晋王朱和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关于晋王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晋王在前往藩国太原的路上,吃饭的时候对伙食不满,动手打了厨师。朱元璋知道后,赶快派人用快马送给他一封密信,信中说:我率众平天下,从不姑息部属。唯独厨师徐兴祖,跟了我二十三年,从来没有被折辱过一次。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你的厨师,在你吃的饭里下点毒药实在是太容易了。仇怨不在大小,儿子你可要懂得这道理呀!至于宁王朱权,朱元璋把他封到北方重镇大宁,并将军政大权交给他,史书中称:“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又统辖朵颜三卫骑兵。”朵颜三卫是当时蒙古的一支,活动于大宁一带,蒙古族以游牧骑射为生,以勇敢善战著称。朱权分封到大宁以后,这些蒙古族骑兵就由他控制了。如此一来,宁王的军力就比其他藩王都要强大,照这样看,朱元璋对宁王那才算得上是喜爱有加呢!
虽然朱元璋未必最喜欢朱棣,但是在兄弟们当中,朱棣的确要算是最出色的一个。我们前面说过,太子朱标是大哥,在兄弟们中有一定的威信,可是他生性温和,加上受到儒臣们的包围教育,显得有些仁柔软弱。老二秦王朱樉算是最没出息的一个,胆子小不说,人还比较懒,尤其是怕吃苦,把他封藩到西安,驻守关键的西北重镇,真是一步错棋。晋王朱虽然算得上是一个较为出色的藩王,聪明能干,也受到朱元璋喜爱,但是他性格张狂,爱出风头,对下人也不够关心爱护,经常还会干一些有违国法家规的事情,让朱元璋有点恨铁不成钢。与这些兄弟相比,燕王朱棣可就不一样了,他平日挺低调的,不多说话,但心里却十分有数,对年龄小些的兄弟知道照顾疼爱,装得老老实实的样子,办事却从不落后,一心想引起父亲的注意,博得父亲的好感。
藩王守边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分封藩王。这时朱元璋已经有了十个儿子,除了老大封为太子,其他九个儿子分别被封为秦、晋、燕、周、楚、齐、潭、赵、鲁九个王,其中赵王受封后一年就去世了,其余八个藩王的封地分别在西安、太原、北平、开封、武昌、青州、长沙、兖州。看着眼前的这群生龙活虎的儿子,朱元璋自然是十分高兴。他自己已经做了明朝开国皇帝,又儿孙满堂,心中暗自得意,咱老朱姓的家天下,应该从此代代相传永世不绝吧。
朱元璋之所以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心思--他是想用自己的儿子取代那些开国功臣。那些功臣们,跟着朱元璋征战多年,有的过去还曾经称兄道弟。但因为大家当初是一起打天下的,说话做事难免有些居功自傲,这不但让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受不了,而且也让他很不放心。虽然他在世的时候问题还不明显,他盘算到一旦自己死了,他朱家的子孙如果还想继续稳坐江山,得看那些功臣们的态度,万一闹不好这天下很有可能会改作他姓了。
朱元璋当然不愿意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如果要靠儿子们去守天下,得有多少个儿子才够呀?如果要把全国重镇把守起来,至少也得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儿子才够。朱元璋当然没有这么多儿子,不过他的儿子也不少。他有多少个儿子呢?二十六个,另外还有十六个女儿,如果在今天可称得上是超生冠军了。朱元璋的如意算盘是这么打的:如果把这二十多个儿子培养起来,拥兵守土,那么朱家的天下应该是可以长治久安了。
朱元璋本意是想建立一个永久的朱姓天下。要知道,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在他的思想里,多子多继、养儿防老的意识很强。他养儿不仅是为了壮家防老,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家天下,所以他的这次分封,还真有点中国传统家庭那种儿子大了以后要把住家业的味道。但是这毕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一般分家,而是分封天下,把儿子们封为藩王。这些藩王不但有官属,有封地,而且还有军队,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王国。这种平和的局面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还能维持着,可是在他死了以后,那可就说不好了,很可能会出大问题。
当时就有人明察秋毫,敏锐地看出来这里有问题。这个人是谁呢?
洪武九年,也就是公元1376年,那时朱棣十六岁。这一年闰九月初九这天,发生了一件不吉利的事情。什么事情呢?原来是钦天监,也就是管理天文机构国家天文台的官员上奏说,天象出现“五星紊度,日月相刑”。按照当时星象师的解释,这就预示着“七政皆乱”,是灾祸之兆。遇到这种情况,过去人们就认为是君王处理国是有不妥之处,这是上天发出的警示。于是朱元璋就按照惯例下诏书让大家批评朝政。
这时有一个浙江台州人,名叫叶伯巨,他写了一份万言书准备上奏。朋友们都劝他不要上书惹祸,他却说:“如今天下有三事可虑,其中二事易见而患迟,一事难见而患速。即使没有诏求直言,我尚且要讲的,更何况皇帝已下明诏。” 叶伯巨所说的“易见而患迟”的二事,分别指的是“用刑太繁”和“求治太速”。“难见而患速”的一事,指的就是朱元璋封藩了。他称之为“封藩太侈”,就是说封藩的事情做得太过分了。
他在万言书里说:“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怨,如汉之七国,晋之诸王。否则恃险争衡,否则拥众入朝,甚则缘间而起,防之无及也。”(《明经世文编》卷八《叶居升奏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将来封的这些藩王势力大了,就会威胁到朝廷,你要是削夺他们的权力,就会招来他们的怨恨。到那时候他们要么占地为王,不听朝廷的命令,要么率军入朝,来个清君侧;闹不好甚至会起兵造反。
可是叶伯巨说这番话的时候,朱元璋想要用儿子取代功臣的计划正在实施的兴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呢!我觉得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也未必没人看得出这里面暗藏的危机,只是谁都不愿说出来,以免惹祸上身。只有这个叶伯巨不识时务,非要说出这些不中听的话来,一下子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朱元璋果然大怒,说道:“小子真是斗胆,竟敢离间我和我的骨肉!把他抓来,我要亲手射死这小子!”(《明史》卷一三九《叶伯巨传》)结果叶伯巨被逮到京城,虽然没有被朱元璋亲手射死,但被关了起来,不久就病死狱中了。叶伯巨虽然不是官员,但他是个国子生出身,国子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也就是说他接受过当时最高学府的教育,算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大概因为他没有做过官,不知官场险恶,所以说话不谨慎,因言致祸。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评议封藩的事情了。
这时朱棣已十六岁,上面两个封王的哥哥都十七八岁了,强枝弱干、嫡庶不清的局面也已经有所表现。什么叫“强枝弱干”呢?如果我们把皇帝的家比作一棵大树的话,皇帝、皇太子、皇太孙等皇位继承的体系就好比是树干,而那些封藩在外的亲王就好比是树枝。如果一棵树的树干很弱,树枝很强大,那么这棵树不就出问题了吗?
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封藩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他以为只要教育得好,树立太子威信,一切就都不成为问题了。如此看来,朱元璋对于人性的把握还是有些欠缺,在权与利的极大诱惑面前,有时候骨肉亲情、仁义礼数又算得上什么呢?所以他不认为这是一个体制问题。别看他自己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却很迷信思想教育工作。建国之初,儿子们还正处于读书受教育的年龄。朱元璋既然有他的安排,对于儿子们的培养教育也就成为了一件大事。那么朱元璋究竟是怎么教育儿子的呢?
首先是学文化。看来从小家境贫穷没有什么机会读书受教育的朱元璋深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朱元璋所获得的一些文化知识,都是后来当和尚、当兵打仗跟儒臣们混在一起,慢慢学来的,属于自学成才。现在既然当了皇帝,条件好了,就不能苦了下一代,他要让他的儿子们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他下令建立大本堂,即最好的皇家图书馆,让儿子们有书读。当时他听说有个隐居乡里的名师叫李希颜,便亲自写信请进宫来教儿子们读书。李希颜是一位私塾先生,体罚学生是他习惯使用的管教方法。谁不好好读书,便要挨打。朱元璋知道了,很是心疼,经常是抚着儿子被打的头就要发火。马皇后劝他说,先生以圣人之道教育孩子,是不能责怪的。结果这位先生一直教授诸王,直到他们陆续长大,离开宫廷前往封地。
其次是学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朱元璋自己是吃过苦的,因此他深谙其中的深意。在他小的时候,经常连饱饭都吃不上。现在虽然富贵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艰难。当儿子们年岁大一点后,每次出门他都规定不可以全程骑马乘车,必须“马行其二,步趋其一”,即三分之二的路程乘车马,三分之一的路程步行;外出时要穿麻鞋,带麻布行囊。宫中的饭食,每餐都要有粗粮。那时候玉米还没有传入中国,御膳中规定必须有民间时令小菜小食,包括了各种野菜和杂粮。
相声大师刘宝瑞不是有一段叫《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相声吗?说的就是朱元璋吃苦的故事。当年打仗的时候,朱元璋曾被两个要饭的叫花子救过命,吃过他们要来的饭之后,觉得太好吃了,于是就问是什么饭?叫花子骗他说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其实只是米饭加菜叶和白菜帮子。后来他当了皇帝,好东西吃腻了,想起那个美味无比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但宫里谁也不会做。最后还是找来那两个叫花子,才做出来。当然,那味道也是今非昔比了。那会儿眼睛饿得冒绿光,现在整天锦衣玉食的,吃啥都不香了。这个故事当然是后来人杜撰的,但是朱元璋确实是贫寒出身,吃过不少苦,所以他也要让儿子们锻炼吃苦。朱元璋的这种做法,比我们今天有些做父母的还要明白得多呢。
第三是提倡勤俭节约。朱元璋自己是很节俭的,他也要求儿子们这样做。当他带着儿子们在宫中散步时,常常会指着宫中空地说,哪里哪里可以起楼阁,哪里哪里可建亭台。可是节俭为治家治国的第一要务,你们要切记。朱棣不知是真的耳濡目染受到了教育,还是有意讨好,当时正给他在北京建王府,他就专门写信给监督工程的大臣说,实在不能保留的旧房子才可以拆掉,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尽量节省一点。这种做法当然会让朱元璋很欣慰,觉得这孩子还挺懂事的。
第四是品德教育。朱元璋很看重思想品德,他给儿子们下发过两本必读书,一本叫《诏鉴录》,是专讲自汉唐以来藩王善恶事例的历史读本。另一本叫《祖训录》,是朱元璋对子孙的训言语录。朱棣不但认真阅读背诵,而且还把这些训言抄写到王宫正殿东墙上。
第五是军训。诸王不仅平日习武,参加阅武活动,还要到中都凤阳去讲武。所谓“中都讲武”,意思就是到凤阳去参加军训。朱元璋封藩王的如意算盘是要儿子们将来取代功臣们,因此带兵打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在我们通常的思维里一般以为,凡是贵族公子,一定都是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多大出息。其实也不尽然。虽然从整体上看,明朝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大好,比较差劲,也不那么勤政能干,但那主要是中期以后的情况。明朝的前几代皇帝,在教育培养上还是挺严格的。其实国与家都是一样的,开基创业的时候,对孩子要求都比较严格,孩子也争气,比较有出息,这样才能发家。到后来富贵安逸之后,就容易娇惯孩子,结果一代不如一代,最终亡国破家。
对孩子严格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些父母就会想,自己小时候受了那么多苦,好不容易日子好了,可别再让儿子们受苦了。可是朱元璋却不这么想,因为他知道孩子若不能吃苦就继承不了家业。这才是他日思夜想的大事。所以朱元璋说:“富贵易娇,艰难易忍,久远易忘。”这可以说是讲出了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
朱元璋培养儿子,目的是要代替功臣,所以习武就成为他培养儿子的一项重要手段。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让太子朱标带队,带着兄弟们一起,浩浩荡荡到中都凤阳去参加军训,可是这次朱棣却没有立即一同前往,因为朱元璋对他另有安排。是什么大事让朱棣连军训这么重要的活动都不参加呢?
册妃完婚
对朱棣来说,这可算得上是他一生中的大事。朱棣这年十六岁了,朱元璋为他订下了一门亲事。这在当时叫做“册妃完婚”,就是给他娶个媳妇。而这位被选为燕王妃的究竟是哪家姑娘呢?
这位被选中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的长女。那时王子娶功臣家女儿也是常事。
这一天,朱元璋找到徐达,对他说道:“你我布衣之交。”意思是说,你我当年为普通百姓时就结下深厚的友谊,不是今天的君臣关系这么简单。“何况自古以来,君臣相契便可结为姻亲。你的长女就嫁给我们家老四吧。”朱元璋和徐达是少年时一起放牛的伙伴,后来又一起打拼天下。徐达是开国第一功臣,被封为魏国公。他们之间的关系,用今天北京话来形容就是“发小”。可是这时情况不一样了,一个成了皇帝,一个虽然立有赫赫战功,但毕竟也是臣子。朱元璋是皇上,这皇上亲自替儿子求亲,他的话可就是圣旨啊,作为臣子的徐达自然不敢有违。当然,他也没有理由违背。大家想想,谁不愿意和皇上攀上亲家呀,那可是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啊,太有面子了。徐达连连谢恩,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迎亲这天一大早,朱棣就率领迎亲队伍到徐达家了,虽然没有今天迎亲的车队,凯迪拉克什么的,但也是当时最高级别的迎亲礼仪了。他率领的迎亲队伍也就是王府的官属,来到魏国公府。在魏国公府大门外,新郎官朱棣按规矩禀告魏国公府的家人说:“我来奉制迎亲。”意思就是说,我遵照父母之命前来迎亲。家人把朱棣的话转告给当时做司仪的傧相,那时没有婚庆公司提供服务,司仪由魏国公府安排。司仪再进去告诉徐达,徐达亲自迎出门外。朱棣在迎宾人员带领下进入魏国公府,他身后的一名随从带着一只大雁。我们不是常说鸿雁传情吗?所以古人娶亲就以雁作为礼物。
明朝人娶亲有六礼,分别是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六个程序。就好比今天从提亲到举行婚礼的全部过程。其中纳采时是要用币帛的,也就是要用钱物,因为所谓纳采,就是送彩礼,因此必须送钱物。其余的五礼只需送一只大雁就行了,不用再送红包了,比今天结婚的程序还要简约。朱棣让随从把大雁交给徐达后,再拜过魏国公夫人,准王妃徐氏就由保姆送了出来,站在母亲左侧。徐达对女儿说:“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意思是说,闺女你要切记,到了婆家,要勤快听话。徐夫人也对女儿说:“勉之勉之,尔父有训,往承惟钦。”这话的意思是说,闺女你要努力当个好媳妇,你爹的话可要牢记呀。然后朱棣就把徐家姑娘接回去了。跟我们今天比起来,这婚礼也并不算复杂。
这一年朱棣十六岁,徐氏小他两岁,只有十四岁。徐达的这个女儿虽是将门之女,却以贞静好学闻名,当时她有个外号叫“女诸生”,“诸生”即秀才,就是说她是一位女秀才,读书识礼,才华出众,在当时这可算得上是最好的夸奖了。可是这位女秀才毕竟是将门之女,虽然才华出众,平日文静有加,但其实身上也不缺少将门之女的基因。二十五年之后,正是这位徐王妃在朱棣夺位的战争中发挥了将才--她亲自率领女眷们登城指挥战斗,成为朱棣夺位的得力助手。不过这里还有一段三角恋情的故事。朱棣后来又喜欢上徐达的小女儿徐妙锦,也就是朱棣的小姨子。可是徐妙锦这个姑娘一点也不喜欢朱棣,立场也跟朱棣对立。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后来还演绎成与政治交织的跌宕起伏的故事。这都是后话了。
朱棣与徐王妃婚后度了一个月的蜜月,便告别新婚妻子,奉父皇之命也前往凤阳随兄弟们参加军训去了。
洪武十年,也就是公元1377年,朱元璋对秦、晋、燕三王府护卫做了大规模补充。王府护卫是以“卫”作为编制的,明代的军事编制采取的是卫所制,“卫”是明代最大的军事编制,“卫”下面是“所”。打个不大准确的比喻,“卫”就好比是今天的“军”。明代一个“卫”的满额编制应该有五千六百人,每位藩王都有几个王府护卫,军力从数千到数万不等。补充护卫说明朱元璋要安排他们前往封地了。藩王前往封地,叫做“就藩”。
果然,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的春天,朱棣和兄弟们被召回京城。这时秦王朱樉最大,已经二十一岁了,他的封地是西安。晋王朱比朱棣大一岁,当年二十岁,他的封地在太原。这时朱棣也已经十九岁了,应该算是成年人了,他的地位与秦、晋二王相仿,他的封地在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朱棣一心想着就要去北平了。可是当他听到宣布就藩的诏令,整个人就傻了。这回宣布去就藩的原来只有秦王和晋王,没有朱棣的份。在朱元璋的封藩计划里,本来第一批就是要安排北方三个强藩的,而且这三个封藩北方重镇的藩王如果三缺一,又怎么能够形成保卫北边的防线呢?难道说朱元璋临时起意又改变了全盘计划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