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京城民谣

永乐大帝 作者:商传


齐黄当政

朱元璋病逝后朱允炆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建文,并且制造朱元璋遗诏,不让诸王来京师奔丧。这件事引发了朱棣和其他藩王们的不满。因此登极之始,朱允炆跟藩王们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激化起来,为今后埋下了一些隐患。

当初朱允炆当皇太孙,虽然被定为皇位的接班人,可是朱元璋还在世,藩王们的事,都由朱元璋处理,因此在处理政务方面,朱允炆并没有与藩王们面对面的正式接触。现在朱元璋不在了,一切都要由朱允炆自己亲力亲为,他与藩王们,也就是他的叔叔们之间正式的接触也就自然多了起来。接触一多,麻烦必然就多。更何况有些藩王本来就觊觎着皇位,不是省油的灯,当初因为朱元璋在,不敢有过分的举动,现在朱元璋一死,便无所顾忌了。朱允炆今后的日子看起来不那么好过。

不过朱允炆毕竟是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朱棣他们还不好立刻翻脸。所以朱棣就把这一切都算到朱允炆身边那些官员们的头上。他说,之所以自己不能来京师奔丧,就是那些“用事者”矫诏阻拦的缘故。所谓“用事者”,指管事的人。在朝廷中能够管事的人,就是指那些能左右皇帝意见的人。

那么朱棣说的这些“用事者”究竟都有谁呢?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有他身边自己的大臣。不过朱元璋对那些跟随他多年的大臣们并不信任,所以杀了不少。到了朱允炆当皇帝,他就要用自己信任的大臣,培养自己的亲信。在中国古代,不论皇太子也好,皇太孙也好,一旦名分确定后,皇帝就在他们身边安排一批官员,专门为皇太子或者皇太孙服务,这些官员就叫东宫官。等到太子或者太孙当了皇帝,这些官员因为很受新皇帝信任,所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朝的重要大臣,权力往往比那些老臣还要大。此外,在任官员中也有一些可以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在新皇帝还在当皇太子或者皇太孙的时候就已经被看中了。这两种人便成为新皇帝上台后主要倚靠的对象了。

朝中官员中有几个最受朱允炆信用的人。

首先是兵部尚书齐泰。这个人以后的故事不少,所以我们得先对他作一番介绍。这个齐泰是应天府溧水人,也就是今天江苏溧水人。起初名叫齐德。洪武十七年(1384),中天府乡试第一名,相当于今天江苏省高考状元,在古代叫做“解元”。次年会试,又考中进士。先后在礼部、兵部任职。洪武二十七年(1394),因为连续九年任职没有过失,被选中陪同朱元璋参加祭祀郊庙的仪式。这一次,朱元璋赐他一个新名字,叫“齐泰”,从此他就不再叫齐德了。能够九年工作没有失误,能得到皇帝亲选陪祭,又被皇帝赐名,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所以齐泰的仕途也就一帆风顺,从兵部郎中擢升为左侍郎了,相当于从司长升到副部长了。工作九年,就从一般干部升职到副部长,也算是平步青云了。

齐泰为什么能够升迁得这么快呢?说起来他确有过人之处。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偶然问起守边将领的情况,齐泰竟然一个不漏地讲了出来。朱元璋很是吃惊。再问图籍之事,就是地图的情况,齐泰居然立即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献上。朱元璋翻开来一看,上面简要地记绘出边防要地情况,十分清晰。朱元璋不由地为他的才干感到惊讶。朱允炆当皇太孙时,就听说了这些事情,也认为他是有用之才。所以登极之后,就把齐泰升为兵部尚书,让他参与朝廷的机务之事。

在朱允炆建文朝廷中,另一位重要人物就是我们之前说到的黄子澄。当初朱允炆忧虑诸王势大,不知道朱元璋百年之后自己该怎么办。黄子澄不是有过一番劝慰吗?朱允炆当然不会忘记,所以即位后便任命黄子澄为太常卿兼翰林学士,跟齐泰一起参与国政。这个黄子澄也是才高自负之人。他跟齐泰同科,比齐泰还厉害,跟齐泰同榜,会试第一名,就是全国统考第一名。这在中国古代,叫做“会元”。只是没能参加殿试再被选中状元而已。

朱允炆当了皇帝,这时功臣们已经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他要倚靠的就是这些人了。

朱允炆见到黄子澄就说:“先生还记得当初咱们在东角门说的那些话吗?”说的什么话呀?就是怎么对付藩王们的那番话。黄子澄当然记得,他当时说过大话嘛--“臣不敢忘”。他对朱允炆表了个态--这事情您放心,我说过的话,就要负责任。

他回去后,便去找齐泰,商量怎么对付藩王。

在中国古代,对付藩王的办法早就有了,那就是削藩。但是历来削藩都会引起藩王造反。从汉朝七国之乱,到晋朝八王之乱,都是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如今藩王势力这么大,要是不削藩吧,朱允炆这个皇位肯定坐不稳;要是削藩吧,如果藩王起兵叛乱,那又该怎么办?

削夺诸藩

齐泰当时的官职相当于国防部长,他自然要从用兵的策略来考虑。所以他提出“擒贼先擒王”的主张。这时燕王势力最强,又是诸王所向,如果把他削掉,其他的藩王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可是黄子澄是当翰林学士的,是纯粹的文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点道理。他说,人家燕王又没有什么过错,只因为势力强大,就要削掉,别人会议论的。要削也得从犯错误的藩王下手,才合情合理。那么按照他的说法,应该从哪个藩王下手呢?

黄子澄说道:“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就多有不法之事,削之有名。如今要问罪,就要先从周王下手。”为什么呢?“因为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削夺了周王,就好比剪除了燕王的手足。”我们前面讲到过,周王朱和燕王朱棣都是由一位蒙古族女子碽氏所生。虽然朱棣不肯承认生母,但这其实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黄子澄这番话还真说服了齐泰。他也不再坚持擒贼先擒王了,两人商量好了以后,第二天上朝时便要启奏朱允炆了。

其实这个周王朱,封藩在河南开封,是一位多才好学的藩王。可能是因为多才,难免有些恃才自傲,做了一些胆大妄为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呢?史书中也没有太多叙述,后来传说他有异谋。所谓“有异谋”,在当时的意思就是想要夺嫡。其实这是不大可能的。周王排行老五,上面有四个哥哥。四哥朱棣还是他的同母兄弟,势力比他大多了。就算他想夺嫡,也得先看看他哥哥的态度。可是事情就是这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情势对周王越来越不利。明眼人也能看出朝廷的意思来。周王府长史叫王翰,看到形势不对劲,就劝周王小心一点,别惹事。可是周王随便惯了,一时怎么改得了?再说他也没把这些当回事。你想啊,如今他这一辈的兄弟之中,年长的几个都不在人世了,燕王已经是老大了,他就是老二。他根本没有把侄子朱允炆放在眼里,照旧我行我素。王翰怕以后祸及己身,干脆装疯而去。

再说周王有个二儿子,被封为汝南王。按照明朝的分封制度,亲王的嫡长子,叫做世子,等到亲王去世,就由世子袭封,仍旧叫周王。次子被封为郡王。亲王都是一个字,叫某王,而郡王就都是两个字,叫某某王。这个汝南王,一心想继承王位当周王,把父兄视为眼中钉。他知道朝廷有削藩的意图,就想趁这个机会把父兄干掉,自己好当上亲王。于是他就主动向朝廷告密,说周王和世子图谋不轨。这当然正是齐泰、黄子澄求之不得的借口。于是他们就秘密下令让曹国公李景隆带兵北上,表面上说是要去北边边防,可路过开封的时候,突然就将周王府包围了,把周王抓到了京师。紧接着把周王发配到了云南蒙化。

那时候的云南,可不像今天这样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明朝初年的云南,还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地方,史书中叫做“烟瘴之地”。周王被发配到那儿,衣冠不整,妻子挨冻受饿,又恰好有个小儿子出生,找不到乳母,只好买羊奶吃。可谓狼狈不堪。想起当初王翰相劝的那些话,周王悔之已晚。不久,周王又被召回京师,被禁锢在凤阳高墙之中。什么是“凤阳高墙”呢?就是朱元璋为了处罚那些有罪的宗室,在凤阳建立了一座专门关押有罪的皇室们的监狱。监狱不是有很高的墙吗?可是皇室不能关在一般人的监狱里,于是就叫“高墙”。这个周王,离开了“烟瘴之地”,又进了暗无天日的高墙。于是他便成为这场皇位之争的第一个倒霉鬼。

其实抓周王这件事,做得并不高明。周王倒霉,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在诸王当中是个罪大恶极的人,主要是因为他是朱棣的同母兄弟。这就不大能让人信服了。这个周王,还是个高素质的文化人,好写文章,后来还写过《救荒百草》,就是一部描写遇到灾荒时哪些野草能吃的书,看来这人对植物学挺有研究,还挺有社会责任感的。你去整他,这个典型抓得实在不怎么样。这一来,大家可都心知肚明了:这不就是冲着燕王朱棣来的吗?

朱棣心里也很清楚,他在这方面多有经验呀。他也不回避这件事,当即就给朱允炆写了一封奏书。这份奏书中是怎么说的呢?

朱棣在奏书中说:“若周王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且在,臣何敢他议?”(《明太宗实录》卷一)他说,周王犯错,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望你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总而言之,一句话,“上有祖宗,天地日月”,反正你看着办吧。

朱允炆哪见过这场面呀?他本来就是一个仁柔性格的人,一提到亲情,还真有点动心。一下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一下可把齐泰和黄子澄给急坏了。费了半天劲,朱允炆又要变卦。两人私下商议说:“皇上这是妇人之仁,是要坏大事的。”两人跑去找朱允炆,极陈利害。这个朱允炆耳根子还真是很软,听了齐泰和黄子澄的话,态度又为之一变,削藩的决心又坚定了起来。

其实诸王当中,比起周王形迹恶劣的有的是,比如代王朱桂,就是一个作恶多端的藩王。这个代王十分凶残,算得上是罪行昭著。史书中记载说,他后来恢复王爵,恶习不改,年岁不小了,还带着一批打手,窄衣秃帽,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间女子,官民怨惧。对这样的藩王下手,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可惜的是,朱允炆先听从了黄子澄他们的建议,首先削废了周王。周王平日没引起那么大的民怨,只是家里父子不合,如果处理得好,正是朱允炆收买人心的机会。等到引来朱棣上书,再去削夺代王这样作恶多端的藩王时,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反而形成了朝廷与藩王相互对立的局面。朝廷的目标不是针对作恶的藩王,而是不分大小好坏,不分青红皂白,全部削废。这样一来,地方上有人知道了朝廷的心思,就趁机告变邀功,于是有告齐王的,有告岷王的,还有告湘王的。湘王朱柏也是个文雅之士,平时不大招惹是非。这次被人告发,无以自明。觉得自己身为藩王,地位尊贵,哪里能受狱史的羞辱。他挺有气节,思忖再三,关起家门自焚而死。

当然,对于朱允炆来说,不管你是好藩王,还是坏藩王,都一样。只要你拥兵镇守,对于朝廷来说,就是分裂势力,就必须削废。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一旦发动起来,就要考虑到后果,并且要有一整套方案:第一,是不是所有的藩王都要削废?第二,削废藩王只能分批进行,那么谁先谁后?第三,削废这些藩王究竟要到什么程度?

可是我们看朱允炆的削藩,根本没有章法可言。首先,最该削的不敢削;其次,赶上谁削谁,毫无计划;第三,削废并行,不止是削掉军权,连藩王本人也废为庶人。“庶人”就是指平民百姓。在明朝,“庶人”还是一个专用词,专指被废的皇族。因为皇族的人本来是贵族,可是因为有罪被废掉,就不再是皇族了,就沦为“庶人”。比如周王被废了,就不再叫“周王”,而叫“周庶人”;代王被废,就叫“代庶人”;齐王被废,就叫“齐庶人”……朱允炆毫不客气地把他一堆叔叔都大义灭亲地处理了。

程济谶语

所以别看朱允炆削藩闹得风声很大,其实乱糟糟的,人心惶惶,一下子把所有藩王都推到燕王朱棣那边去了。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不要削藩,要推恩”。其实中国历代对付分封势力的主要办法一向有两种:一种是削废,另一种是推恩。当年汉朝的贾谊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还有一个叫主父偃的人,就反对晁错的削藩论,主张对诸王之子大肆分封推恩。所谓“推恩”,就是把皇帝的恩典推广给所有的皇亲。在北方当藩王的,就把他的儿子们封到南方;在南方当藩王的,就把他的儿子们封到北方,不分嫡长,一律都封为王。这样一来,诸王越来越多,力量却越来越小,不用削藩,其力自削,又不必伤了一家人的亲情,你看这样该有多好。这种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可问题在于,推恩是需要时间的,要经过几代人才能看到效果。如果从朱元璋那会儿就这么干,可能还有点作用。眼下人家都要直接威胁到你的皇位了,再搞什么推恩,那是远水不解近渴,于事无补。

朱允炆对于藩王的处理,是朱元璋给他留下的一个大难题。人就是这么奇怪,朱元璋口口声声要把棍子上的刺削掉再传给太子朱标,可是他这么喜欢这个孙子,却亲手打造了一根长满荆棘的棍子,自己一闭眼睛,什么都不管了,却把朱允炆给愁坏了。

那么朱允炆这满朝的文武难道就没有一个有头脑的吗?就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案吗?这倒也不是,比如当初齐泰就曾经提出过“擒贼先擒王”的主张。可是秀才当朝,魄力不够,黄子澄一说,就改了主意。当时还有一个名叫卓敬的户部侍郎,户部侍郎相当于咱们今天的财政部副部长,他就向朱允炆提出建议,将燕王朱棣迁到南昌,这种方法叫做“徙封”。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当时没有被采纳。后来的明朝皇帝在处理藩王问题上,就采取了这个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那是后话了。

当时已经一下削废了周、齐、湘、代、岷五个藩王。可是在削废掉这五个藩王后,就不大好再进行下去了,因为削藩的最终目标还是燕王朱棣,削来削去,就是不削朱棣,那削藩也就没啥意义了。到了这个地步,不管你齐泰、黄子澄怎么想,都必须要对燕王朱棣下手了。可是这两位偏偏迟迟不肯动手。让周围人看得都有些着急了。

这一天,朱允炆收到了一个四川岳池教谕程济的奏疏。教谕就是地方上管教育的官员,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县教育局局长兼中心中学校长。这个程济,说他自己能算知天命测未来,所以他在奏疏中说:“北方兵起,期在明年。”意指明年北方将要发生军事政变。朱允炆看到奏疏后,说程济是“无端妄言”,让人把他逮到京师,要将他处死。程济于是大喊“冤枉”,说,你们先把我关起来,到了明年如果证明我说对了,就放了我;如果我说错了,再杀不迟。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说的“北方兵起”是指什么事情。都到这步田地了,还不许明说燕王将要造反,真不知朱允炆与他周围这些大臣是怎么想的。

既然已经下决心将削藩的矛头指向燕王朱棣,不果断下手,拖下去只会越来越棘手。这时知道朝廷心思的一些人,就不断将燕王要造反的情况打报告给朝廷,当时叫“告变”,就是报告哪里将要出现事变。

朱允炆把齐泰、黄子澄找了来,君臣之间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朱允炆说:“现在不断有人来告变,说燕王装作有病,其实是要造反,你们看该怎么办呀?”

齐泰、黄子澄两人回答道:“如今我们所顾虑的只有燕王了,陛下您来定机下手吧。”

朱允炆说:“我即位不久,已经接连削废了好几个藩王了,如今再削废燕王,该怎么向天下人解释呢?”

黄子澄答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陛下千万别落得为人所制呀。”

朱允炆说:“燕王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如今虽自称有病,恐怕仍然难以对付呀。”

你看看这几位君臣的谈话。都到什么时候了,连决心还都下不了,还谈什么削藩呀?既不敢立刻下手削废燕王朱棣,但又明知他势必要造反,这如何是好?这几位君臣想来想去,总算下了点决心,先不立即削藩,但也要做一点防备。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冬天,旧历十一月,朱允炆先把工部侍郎张昺派到北平,当了北平布政使(相当于省长)。接着又派了谢贵、张信去做北平都指挥使(相当于省军区司令),让他们秘密注意燕王朱棣的举动。

第二年,也就是建文元年三月,朱允炆又调动军队在北方部署,一些重镇,像开平、山海关,还有临清、德州都驻守了朝廷的军队。同时把燕王府的护卫也都调了出来,当初跟随朱棣第一次北征立功的燕王府护卫蒙古骑兵指挥观童,还被调往南京。齐泰和黄子澄他们想先用这些办法减弱燕王朱棣的势力。

就在这个时候,南京城里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有一个道士,在街上一边走,一边唱一首歌谣。这歌谣是这么唱的:

莫逐燕。

逐燕燕高飞,

高飞上帝畿。(《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一时间,许多小孩都学着唱起来,后来有些大人也跟着学唱。这可不是什么一般的民谣呀。表面上看起来是说别去驱赶燕子,你要是还去驱赶它,它就要越飞越高,一直飞到帝畿上去了。帝畿,就是皇宫。可是别忘了,燕王的“燕”和燕子的“燕”是一个字。别去驱赶燕子,是不是在说别去驱赶燕王呀?

这样的民谣,其实是一种谶语,就是借道士之口说的预言,也是对朱允炆和齐泰、黄子澄削藩之举的警告。那道士说不定是燕王朱棣派来的人,就是要造成这样一种舆论。这场生死之争,由此揭开了序幕。

那么燕王朱棣这时候在北平干什么呢?当时突然传来消息:燕王在北平重病不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