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艰难申奥路(4)

五环旗下的中国 作者:孙晶岩


魏纪中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外交才华团结了一大帮朋友,让形形色色的人为中国的申奥做出贡献。

在现代奥林匹克100年的历史上,美国举办了四届奥运会,德国、英国和法国获得了两次奥运会举办权;意大利、加拿大、瑞典、前苏联、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都举办过奥运会,甚至连墨西哥和韩国也取得过举办权。毫无疑问,能否举办奥运会是检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晴雨表。

当时,来自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6个城市在竞争主办权,北京的竞争对手是悉尼、柏林、曼彻斯特、伊斯坦布尔和巴西利亚。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申办的理由: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一座古老而神奇美丽的城市,是一颗东方明珠。这里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的乒乓球举世瞩目,中国的羽毛球称霸羽坛,中国的体操技压群芳,中国女排刚刚五连冠。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人刮起了体操旋风,申奥代表团成员李宁就是掀起这股旋风的主帅。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北京申奥胜算的把握大,把老百姓的胃口都吊起来了。当波音747载着庞大的申奥队伍向地中海飞翔时,沸腾的中国似乎已经确信:通往奥运会的道路铺满了玫瑰花,一些报纸甚至已经把申奥成功的号外都排好版了,相关的庆典活动也是呼之欲出,一切只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然而,历史并不遂人愿而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只有置身在火山口的人才可能体会到中国申奥的艰难和微妙。此时此刻,身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秘书长的魏纪中心中充满了惶惑和焦灼。他并不十分乐观:悉尼曾经在1992年和1996年两届申办奥运会角逐中败北。败北固然是坏事,可反过来却激起他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悉尼是中国申奥激烈角逐中的劲敌,你有实力才可能参加角逐。这回是悉尼第三次披甲上阵,大有志在必得的架式。

悉尼有独特的建筑:悉尼港大桥的气势、悉尼歌剧院那洁白的蚌壳是悉尼的标志性建筑。有着这种浪漫建筑的国度必然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无独有偶,时逢悉尼港大桥建桥60周年,10000多名悉尼老百姓摇晃着写有“分享奥运精神”的小旗在大桥上游行,群众的呼声引来了媒体的热切关注;

柏林使出的杀手锏是两德统一,德国虽然曾经举办过奥运会,但推倒了柏林墙的德国却有着政治上的意义。聪明的德国人想出了一个高招儿:邀请前美国总统里根、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现任德国总理科尔一起出席推倒柏林墙两周年纪念大会,这个活动实在太独特,太有创意了;

曼彻斯特是英国的一座工业城市,英国首相梅杰亲自率队前往巴塞罗那公关,还专程飞到洛桑会见萨马兰奇。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经济实力雄厚,为申办1996年奥运会就花了1000万美元;这回政府又动用6000万美元建设曼彻斯特,可见用心良苦。国家一把手亲自出马,力度可想而知。怪不得梅杰得意洋洋地说:“曼彻斯特这次很可能中标。”

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大陆,他们的公关口号更是蛊惑人心:“世纪之交,让我们相会在欧亚两大洲交界处。”土耳其融会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对大千世界颇具诱惑力。土耳其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公关目标主打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巴西利亚既是世界足球王国,也是球王贝利的故乡。纵观世界体坛,人们对足球的兴趣超过了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巴西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南美洲从来没有举办过奥运会。亚洲的日本、韩国都办过奥运,我打这张牌,你中国有啥脾气?

竞争对手的强大固然可怕,更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的态度。1989年的余波犹在,中国处于恶劣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美国参众两院做出决议: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紧接着,欧洲议会步美国后尘也做出决议: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英国首相布莱尔明确表态: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