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静江、黄郛仙岩饭店密谋(1)

庐山旧事 作者:马社香


1927年元月25日,农历丙寅腊月二十二。庐山下着鹅毛大雪。蒋介石当天还会上来吗?还能上来吗?牯岭仙岩饭店一楼灯火辉煌,欧式壁炉闪着红红的火焰,温暖着张静江、黄郛两张清癯的脸,略微发福的张群坐在对面,听着他俩交谈着各自的经历和与总司令蒋介石的交往。

黄郛和蒋介石交往较早。

黄郛,原来叫黄绍麟,号昭甫,字膺白。后易单名郛。祖上是安徽休宁人,几经迁徙才落户绍兴府上虞县百官镇。耕读行商,家道中兴。太平军起义,黄家受到冲击,家产尽失。1886年父亲黄友樵四十六岁病逝,黄郛年仅六岁,兄弟六人靠母亲陆氏做针线活来维持生计,其生活的艰难不言而喻。黄郛只好到杭州养正义塾读书。养正义塾由慈善机构主办,免学费,提供膳宿,类似现在的孤儿院。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十七岁的黄郛补为钱塘县学生员。不久,黄郛在杭州开馆授徒,收入贴补家用。两年后,母亲陆氏染伤寒病逝,黄郛更加发奋,1904年,黄郛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浙江武备学堂,1905年被派往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同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秋瑾8月入会成为浙江主盟人。黄郛随之入会,成为重要骨干。1906年陈其美到达日本东京警监学校第三班学习,同年加入了同盟会,与黄郛一见如故。

清朝末年中国留日学生比较多,据日人实藤惠秀列表统计,1896年中国留日学生十三人,1904年一千四百人,1905年八千人,1906年八千人,1907年七千人……留日学生中,反清意识比较激进。1907年遵照黄兴的意见,由黄郛和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李烈钧出面,成立了一个同盟会外围组织“丈夫成城团”,简称“丈夫团”,黄郛是实际负责人。就在这一年春天,蒋介石由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保送日本振武学堂,与黄郛成为前后期同学,同为浙江老乡,黄郛比蒋介石大八岁。蒋介石对黄郛言听计从,不久,两人合作在东京创办《武学杂志》,“闹革命之义,论军人职志。”1908年夏,黄郛毕业,进入日本参谋本部所设的陆军测量部地形科学习。蒋介石在1907年由同乡兼师友周淡游介绍,又认识了陈其美。1908年由陈其美、周淡游两人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蒋介石第一次见到孙中山。

1910年黄郛翻译出版日本军人写的日俄战争着作《旅顺实战记》。一本宣传日本上下一心在辽东半岛打嬴俄国的书籍。同年回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政府军谘府,准备从清廷内部策动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黄郛听从陈其美的呼唤,回到上海,成为陈其美的助手。

1912年1月,黄郛与陈其美、蒋介石三个浙江人在上海大铁浜45号蒋介石寓所结为金兰兄弟。蒋介石还打了两把宝剑,送给陈其美和黄郛,上刻陈其美所拟联语:“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张静江听完黄郛的自述,连呼“了不得,民国元勋了不得”,然后说“陈、黄、蒋上海三结义,天下仰之。不过,兄弟有一个感觉,三位英雄相互吸引,还有一重原因,三人父亲去世都较早,由慈母抚养,受尽磨难和世道白眼,更惺惺相惜。”

黄郛恂恂一笑,张静江生意场上叱咤风云,到底有观人观世的独特之处。

陈其美比黄郛大两岁,十三岁因父病逝辍学到崇德县典当行学徒。1903年二十五岁到上海在科学仪器馆研读科学,结识于右任、张静江、蔡元培等人,1906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时任上海都督……张静江意犹未止:“陈、黄、蒋三结义还有一个不宣的骄人之处,三位当年都是翩翩美公子。”

这话就含有讨好的成分了,也可能张静江是半途残疾之故。黄郛仍颔首一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