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九点多钟,一片稻子割完,将它一垛垛搬上田头,李福仁踩着打谷机开始打谷。安春在左边递上一束束稻穗。细春的胳膊、小腿以及脸上都被稻叶割出些小口子,又被日头一晒,汗水一湿,叫疼不已,喊道:“这么苦的活,这辈子要是当农民就遭殃了!”李福仁听了,大笑道:“我们一辈子就盼这个收成的时节,你倒抱怨起来;旧社会的时候,我给地主做长工,也就这时候能喝点香喷喷的粥汤!”细春道:“渴死了,要不我先回去弄水来喝!”安春倒是眼尖,道:“不用了,你看水包都来了,有凉茶喝。”又大声叫道:“水包,往这儿来!”细春扭头,只见不远处水包一头挑个桶,一头挑个箩筐,正应了声,往这边来了。
这水包是个孤儿,自小一直跟着水粉店的老头,做些挑水、磨米、打下手的活儿,混了口饭吃。后来老头死了,水粉店也塌了,水包也五十来岁,又身体不好,经常因肺病而吐血。宗族同人可怜他,在村里宫庙边给他修了一间屋子住了,平时好心人给他一二角,或者谁使唤他通消息也给他些零钱,没饭吃的时候就拿着碗去人家里要些饭菜,病得熬不过了去诊所店头讨一两颗药,如此度日。到收成季节,水包便挑些凉茶送田间给农人喝了,换些谷子回来,全村人也都晓得他这个营生,不论贫富人家都善待他。
水包佝偻着身子,摇晃着挑了过来,父子三人都舀那桶里的凉茶喝了,甚是畅快。李福仁问道:“水包,你身体不好,挑着担子还吃得消吗?”水包常年都愁着脸,无甚表情,道:“吃不消吃得消都要来这一遭,没粮食天天管人要饭,自己也难受!”李福仁道:“那你就多来几趟,粮食也多存些!”水包道:“我一天也就能来一趟,下午得在家歇息,一累过头就要吐血了。”李福仁道:“你比我还小呢,有病人家就是可怜!”把新谷子捧了两捧到水包的筐子里。水包也是心里道谢,嘴里却说不出什么好听话,又挑着往另一处去了。
如此劳作,十来点钟就打了约两担谷子,李福仁和安春各挑了一担,晃悠悠到了坂尾,倒在竹垫子上。原来清晨常氏已在坂尾坪上铺了竹垫子占了位置,那占不到地的人,有的都铺到马路边上去了。细春也收拾了镰刀等小器具直接回家。常氏已备好比往日丰盛的伙食,见三人陆续回来了,给盛了饭,狼吞虎咽去了。常氏便取了耙子,径直往坂尾摊谷子去。饭后父子三人歇了一晌,下午又往田间去,继续劳作。如此反复,十余日把稻子收割完了,又接茬翻了田,种了下季的秧苗。农人劳作,苦中有乐,不外乎如此而已。如我辈如此翻弄笔墨者,虽然礼赞耕作,也爱那收成的气息,心中却畏惧那份辛劳,或曰劳动幸福云云,似真情也有假意,嘴上功夫而已。此情此意,按下不提。
却说这时节最是繁忙,常氏恨不得分成两个身子忙活。因那茉莉花也开得正盛,常氏便让二春去采摘茉莉花。因那二春甚是白净,比那农家妇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妇人便取笑道:“你娘怎么舍得你出来曝日头呀,听说把你男人家当了女儿来养,每日里只是抱抱孩子洗洗尿布什么的。”诸如此类的话,无不是在采花之中无聊之时从那些妇人嘴里喷笑而出。那妇人只是取乐,打发日头之下寂寞的活儿。怎奈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二春虽闷声不吭,却搁上心头了。
过了农忙时节,便跟常氏提出要去广东做工。那常氏没有地理概念,只觉得广东是无比遥远之处,上次儿子一去,四年才得以见面,心上老大不愿意。便道:“这全村上下,都没有媳妇在家自己跑那么远去的人,媳妇女儿万一有什么事,都要你做主,况且待这娃儿可以走路了,你得想着再生一胎。我是不愿意,你若想去,也得问媳妇的主意。”一面也暗暗地跟雷荷花传了意思,让她不要劝丈夫出远门。那雷荷花,倒是个没什么心思的姑娘人家,过门后脾性平和,如常生活,跟公婆叔侄也不曾有矛盾。听了婆婆的话,自然想让丈夫在家做主,况且自己身体不好,随时要二春应承着。为此二春踌躇不决。
这水包是个孤儿,自小一直跟着水粉店的老头,做些挑水、磨米、打下手的活儿,混了口饭吃。后来老头死了,水粉店也塌了,水包也五十来岁,又身体不好,经常因肺病而吐血。宗族同人可怜他,在村里宫庙边给他修了一间屋子住了,平时好心人给他一二角,或者谁使唤他通消息也给他些零钱,没饭吃的时候就拿着碗去人家里要些饭菜,病得熬不过了去诊所店头讨一两颗药,如此度日。到收成季节,水包便挑些凉茶送田间给农人喝了,换些谷子回来,全村人也都晓得他这个营生,不论贫富人家都善待他。
水包佝偻着身子,摇晃着挑了过来,父子三人都舀那桶里的凉茶喝了,甚是畅快。李福仁问道:“水包,你身体不好,挑着担子还吃得消吗?”水包常年都愁着脸,无甚表情,道:“吃不消吃得消都要来这一遭,没粮食天天管人要饭,自己也难受!”李福仁道:“那你就多来几趟,粮食也多存些!”水包道:“我一天也就能来一趟,下午得在家歇息,一累过头就要吐血了。”李福仁道:“你比我还小呢,有病人家就是可怜!”把新谷子捧了两捧到水包的筐子里。水包也是心里道谢,嘴里却说不出什么好听话,又挑着往另一处去了。
如此劳作,十来点钟就打了约两担谷子,李福仁和安春各挑了一担,晃悠悠到了坂尾,倒在竹垫子上。原来清晨常氏已在坂尾坪上铺了竹垫子占了位置,那占不到地的人,有的都铺到马路边上去了。细春也收拾了镰刀等小器具直接回家。常氏已备好比往日丰盛的伙食,见三人陆续回来了,给盛了饭,狼吞虎咽去了。常氏便取了耙子,径直往坂尾摊谷子去。饭后父子三人歇了一晌,下午又往田间去,继续劳作。如此反复,十余日把稻子收割完了,又接茬翻了田,种了下季的秧苗。农人劳作,苦中有乐,不外乎如此而已。如我辈如此翻弄笔墨者,虽然礼赞耕作,也爱那收成的气息,心中却畏惧那份辛劳,或曰劳动幸福云云,似真情也有假意,嘴上功夫而已。此情此意,按下不提。
却说这时节最是繁忙,常氏恨不得分成两个身子忙活。因那茉莉花也开得正盛,常氏便让二春去采摘茉莉花。因那二春甚是白净,比那农家妇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妇人便取笑道:“你娘怎么舍得你出来曝日头呀,听说把你男人家当了女儿来养,每日里只是抱抱孩子洗洗尿布什么的。”诸如此类的话,无不是在采花之中无聊之时从那些妇人嘴里喷笑而出。那妇人只是取乐,打发日头之下寂寞的活儿。怎奈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二春虽闷声不吭,却搁上心头了。
过了农忙时节,便跟常氏提出要去广东做工。那常氏没有地理概念,只觉得广东是无比遥远之处,上次儿子一去,四年才得以见面,心上老大不愿意。便道:“这全村上下,都没有媳妇在家自己跑那么远去的人,媳妇女儿万一有什么事,都要你做主,况且待这娃儿可以走路了,你得想着再生一胎。我是不愿意,你若想去,也得问媳妇的主意。”一面也暗暗地跟雷荷花传了意思,让她不要劝丈夫出远门。那雷荷花,倒是个没什么心思的姑娘人家,过门后脾性平和,如常生活,跟公婆叔侄也不曾有矛盾。听了婆婆的话,自然想让丈夫在家做主,况且自己身体不好,随时要二春应承着。为此二春踌躇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