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中国庙会与新年(1)

骑飞鱼的人 作者:邱华栋


现在再来回想我刚刚抵达香港之后的那些日子,仍旧是激动人心的。巨大的好奇心驱使我对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的日常生活形态,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驱使我整天游荡在这个正在日益地英伦化的城市里。一般情况下,我都乘坐一顶轿子——这是我的上司给我雇佣的中国特有的交通工具,由两个人抬着,我坐在封闭的长方形盒子里面。没有别的人陪伴我,我自己一个人在这个海岛城市里穿梭、观察和游荡,获得了不少的新鲜的经验。整个夏天、秋天,一直到这年新年的到来,我在很多训练时间的间隙里,都在端详、打量和体验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

除了近距离观察那些衣着独特的中国人,我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非常感兴趣。我发现,由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了,这里的女人渐渐地不受大清国的风俗影响了,很少有缠足的,大部分都是“天足”,是大脚女人。城市已经由英国人全面管辖,英伦文化的影响在这里持续地增加。

富裕家庭的姑娘们喜欢穿时髦的衣服,模仿在这个海岛上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的穿着打扮。有时候会因为躲避沿海的海风吹拂,她们戴着漂亮的包头巾。我很喜欢靠近这些女人,但是她们似乎很害怕我,不愿意和我接近。汉族女人的眼睛很机灵,脸庞的线条很柔和,大部分是鹅蛋的圆形,看上去自然有一种独特的美丽。

刚刚抵达一个陌生的国家,年轻的我那个时候十分焦灼不安,是的,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因为我不能确定,我来到了这个地方,是不是应该完全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我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很多的欧洲人,他们或者是经商,或者是作为国家派遣人员前来,而被一种规则约束着。我则渴望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那些天,我一边在熟悉着这个岛屿城市的风土人情,一边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很快,1859年这一年就结束了。

在香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年的繁华热闹的景象。这是中国人最为喜欢和重视的节日。我记得那时候是1860年的年初,西方人过了圣诞节和元旦,接着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农历节日春节了。

虽然是冬天,但是香港岛上一点也不寒冷。从太平洋上吹来的海风非常舒服、非常温和,使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宜人的居住,所以我的心情非常好。

中国人的新年由鞭炮和锣鼓所伴随,从除夕的晚上开始,一直要持续半个月,到元宵节为止。春节,是中国这个古老的农业国度,在一年的劳顿后休息和狂欢的节日。这个节日安排在冬天,就是因为在一年里,这个时间是人们最为清闲的,所有的农活都是可以停下来的。

第一次目睹这样的节日,连我这个英国人都受到了很大的感染。那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悬挂着红色的灯笼,门楣边,也张贴着红色的春联,上面写着黑色的毛笔字,都是吉祥和祝福的句子,而且是对称的。我就让当地的向导和朋友给我讲解这些东西。街上走动着的,全都是穿着新衣服的人,他们手里提着礼品,这些礼品包括糕点、水果和生活用品等,去走亲访友。这在中国人的礼节中叫做“拜年”。拜年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礼节,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要互相拜年。在这个拜年的仪式中,体现了中国人全部的伦理观和生活态度。

这个时候,也往往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日子,他们能够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戴上各种装饰物和首饰,也能吃到一年里很难吃到的好东西。那些日子里,街上欢蹦乱跳的都是孩子们,我穿梭在香港的街巷当中,无时无刻不被这种欢乐的过节气氛所感染。

而在香港冒出来的很多戏园子里,这个季节的戏曲演出特别多。演出的都是中国民间的戏曲和音乐会,我就流连其间。不过,那些戏曲故事说的是什么,我总是有些半懂不懂的,总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才子和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且,那些广东音乐和各种只有中国才有的乐器,它们所发出来的声音实在太难听,完全不像西方的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那么的动听,大都是一些锣、鼓、钹、箫、丝竹、琵琶、笙和胡琴,所发出来的声音汇集到一起,总是显得漂浮、清脆、尖利和闹腾。有的音乐,要么显得过于欢快,仅仅是表现中国农民丰收了的喜悦,要么,就是在表达一种委靡和淫乐的情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