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有感,权作前序
梁建增
既然此书冠名《新闻内幕》,自然少不得有一些内幕故事讲给你听。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现在承担着林林总总十四个栏目,有的政论感很高,有的新闻性极强,还有的娱乐味特浓。在每天的大部分重要时段里,都有我们的节目在陪伴着你,告诉你我们所知道的和你想知道的几乎所有。而这本书告诉你的,则是那些发生在屏幕之外却与节目、与你和我有着密切关联的东西,比如政论背后的争论、新闻背后的新闻、娱乐背后的娱乐……所谓荧屏内外皆故事,这本书记录下来许多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求证过程中的波折境遇,我们的编导在制作过程中的苦苦思索和忍痛割爱,还有在把你逗乐之前先把我们自己逗乐了的点点花絮。
但只讲故事也并非本书之本意。所以,这里所挑选的文字,都颇有一些力度,关乎思想。人,当然是应该有一些思想的。当我们的编辑记者顺利或者波折地完成了采访,制作出节目,那些经历总会是让心中留下一些痕迹或是涟漪。
这本书便是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职业的观察、思考、感悟、体验、焦虑、困惑,乃至调侃和耍宝。在这里,文字也许并不尽善尽美,立意有时也不如想象那般高深,但他们在文化思考和社会思考上的努力,绝对是真实的,更是真诚的。笔下纸端,流淌出的也许只是絮絮心语,力透纸背的,则绝对是新闻工作者坚毅的社会责任感。这或许也是把本书冠之以“内幕”之名的另外一层意思吧。
其实,所有这些文字,都曾见诸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的内部刊物——《空谈》。这本每周出版的内部刊物,被部里的同仁们当作了精神的百草园。当手中的这本书付梓之际,我们的《空谈》也刚刚完成了她的第五百期。但现在,读罢书中文字,我依然有着比旁人更多的感动。不仅是书里的这些人、这些事情,于我是多么熟悉,更在我确乎看到了一些自己的曾经。眼见着我的年轻同仁们的奋斗、思考、困惑,或者有时的无厘头,想想自己,路何尝也不是如此地走来。于是我想,这也该是一本有关成长的书吧。
从1993年成立到现在,算起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心新闻评论部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论生肖属性,走了整整一个轮回。这期间,新闻评论部在成长着,在新闻评论部从事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年轻人们在成长着,我们的社会更是发生着巨大而令人兴奋的变化。说这是一本有关成长的书,就是因为在她的里面,反映着这些变化,注释着、解读着我们事业、我们社会方方面面的成长。在这本书里,有着许多朋友们熟知的名字,更多的可能还是陌生。当廉颇尚未老去,新人却正茁壮,成长中的我们风华正茂。
而五百期《空谈》,也如五百个记录着里程的路桩,从中我们知道了自己曾经走过了多远。
到这儿,又想起我们多年前曾经制作过的一个特别节目。节目做得不错,名字起得更好,《在路上》。我们都是路上的行者,那么,这本书也权且可被看作是对一段来路——尤其是心路的回望,但更应当被看作是对未来之路的前瞻。
在路上,我们一起前行,一路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