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是《达·芬奇密码》的翻版:中国版,西藏版,杨志军版。
《达·芬奇密码》起于卢浮宫,经圣叙尔皮斯教堂、维莱特城堡、伦敦圣殿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牛顿之墓,止于罗斯林教堂。《伏藏》起于雍和宫,经拉卜楞寺、塔尔寺、色拉寺、大昭寺,止于布达拉宫。都是宗教路径。阅读的过程几乎就是朝圣的过程。
《达·芬奇密码》破译的是达芬奇的名画,《伏藏》破译的是仓央嘉措情歌。《达·芬奇密码》抵达的是基督教的历史和精神,《伏藏》抵达的是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精神。
所以,你可以鄙《伏藏》是对《达·芬奇密码》的模仿,也可以视其为致敬,还可以尊其为挑战甚至超越。
《达·芬奇密码》身为标准的“好莱坞模式”小说,能够超越同辈,成为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不在于它的感官刺激,而在于读者奔着感官刺激去,却意外获得隐秘的宗教历史,更意外经受宗教的洗礼。用玩笑话说,能把俗人读成圣徒,当然是惊喜。
阅读《伏藏》也有同样的惊喜。中央民族大学一个藏学家突然被害,读者最初关心的是凶手是谁、背后隐藏有什么惊天大阴谋这一类俗套悬疑。一旦发现破案的关键是西藏几百年前的传说,是一个被宗教放逐被民众爱戴的达赖的坎坷命运和深广的情怀,我们开始关心西藏的历史和西藏的命运和西藏的精神。读到布达拉宫“引爆”,仓央嘉措遗言水落石出,也许我们得到的远非故事大结局悬疑大揭晓,而是一次醍醐灌顶般的觉悟和升华。
简而言之:阅读悬疑,读懂西藏,得到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