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玛之踪 7(3)

伏藏 作者:杨志军


莲花按“息诤塔”的形状排列,一共八朵,叶瓣袅娜,清香阵阵。

“莲花柱是一百零八根,青石上的莲花是八瓣,堆绣莲花一共八朵,而且是息诤塔的排列,为什么?”香波王子低头思考着,突然说,“看来阿若喇嘛并不笨,走。”

“去哪里?”

“阿若喇嘛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他们来到塔尔寺寺前广场,看到著名的如来八塔风光正好。阳光照出了它们的白亮,也照出了长长的斜影。度生之念在塔身上缭绕。那种只有虔诚者才可以感觉到的静谧而辽远的悲愿之色、弘化之光,蔓延出一天的湛蓝。几个信徒围绕如来八塔一丝不苟地磕着长头。一群游客跑前跑后地拍照。一个跟香波王子一样留着披肩长发的藏族青年站到息诤塔的塔基上,正在给塔体抹刷白晃晃的灰浆。

香波王子说:“如来八塔跟莲花柱的一百零八根、莲花石的八瓣、莲花堆绣的八朵一样,说不定也是伏藏者的有意组合,用来延伸万玛活佛的踪迹。”

阿若喇嘛伫立在息诤塔前,看到香波王子和梅萨走来,赶紧离开。香波王子假装没看见他,带着梅萨环绕如来八塔转了两圈,又来到息诤塔背后,闭着眼睛想了想。再看阿若喇嘛时,已经不见了。

披肩长发的藏族青年从息诤塔的塔基上咚地跳下来,又提着灰浆桶爬上了尊胜塔的塔基。

香波王子看了他一眼,小声说:“维护如来八塔的怎么不是喇嘛?这是大功德,喇嘛们都会抢,不可能乱雇人的。”

梅萨说:“我也这么想。”

香波王子说:“莲花柱代表了莲花生大师降伏一百零八个凶神恶魔的业绩,它象征和平;莲花石上的八瓣莲花在佛经里也叫和平花;堆绣上的八朵莲花是息诤塔的排列,而息诤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劝息比丘们的争端舌战而建,又叫和平塔。和平,和平,为什么是和平?好像又回去了,回到历史,回到仓央嘉措的故事里去了。”

梅萨说:“这跟仓央嘉措有什么关系?”

香波王子沉思不语。

梅萨又说:“不过从伏藏学的角度说,只要能回到仓央嘉措身上,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

香波王子问:“理由呢?”

梅萨说:“因为伏藏首先是要伏藏在虚空而无限的时间里。在时间面前,很多事情我们忘记了,突然想起来的时候,发现它不管消失得有多久,都是今天的需要。”

香波王子说:“太对了,仓央嘉措就是今天的需要,世界、中国、我们,都需要和平的歌声,需要爱情和感动,所以便有了‘七度母之门’。”

“仓央嘉措更是新信仰联盟的需要,是辱佛灭教的需要。”但这话梅萨没有说出来,只是说:“这个需要就是掘藏的契机,它链接的是伏藏者的愿望。伏藏者在伏藏的同时,也把掘藏的机缘伏藏在了人的意识里,那个能够唤醒这种意识的人,就是伏藏者期待的掘藏者。你是一个被神灵和历史期待的人,你很幸运,但‘七度母之门’最终是什么,仓央嘉措遗言是不是你想要的,还要看你的感情和立场。”

香波王子说:“你越说越在理了,既然‘七度母之门’是仓央嘉措遗言,那就一定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的感情和立场就是仓央嘉措的感情和立场。”

梅萨说:“就说掘藏的‘授记’和‘指南’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实有,也可以空无,可以作用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内心,诱发我们的证悟。证悟是什么?就是理解的灵感。或者,它什么也不是,就是你头脑里一根睡着的神经。它是莲花生大师授记的定时灵感,一旦宿缘触动,机会成熟,就会爆发。那就是证悟,就是俗说的破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