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5)

龙文身的女孩 作者:(瑞典)斯蒂格·拉森


假如国会记者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国会强行通过多么荒谬的提案都毫无异议地予以支持,又或是政治记者也同样缺乏判断力,该记者若非被解雇也至少会被转往其他部门,以免造成太大的损害。然而在财经新闻界,记者严密调查、客观报道的正常职责却似乎并不适用,受表扬的反而是最成功的恶棍。这不只决定了瑞典的未来,也破坏了其他记者的专业形象与民众仅剩的信任。

莎兰德完全可以理解商业刊物《报人》、某些财经报纸,以及各日报的头版与财经版何以会有如此激烈的讨论。尽管书中只有少数记者被指名道姓,但莎兰德猜想所涉领域并不大,书中提到各报社时所影射的人是谁,恐怕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布隆维斯特为自己制造了一些劲敌,这点也反映在温纳斯壮案判决后不少幸灾乐祸的评论中。

她合上书看着书背的照片。布隆维斯特的额前不经意地掉下一绺暗金色头发,仿佛被风吹乱,也可能是克里斯特设计出来的(这个可能性比较大)。他带着讽刺的微笑望着相机,表情似乎刻意显得天真、迷人。很好看的男人。马上就要锒铛入狱三个月。

“嗨,小侦探布隆维斯特,”她自言自语道:“你自以为很了不起哦?”

午餐时间,莎兰德启动笔记本电脑并打开邮箱写电子邮件。她打了一行字:“你有时间吗?”署名黄蜂,发送到Plaguexyz666@的地址。为了安全起见,她还以PGP系统加密。

接着她换上黑色牛仔裤、厚重冬靴、暖和的POLO牌衬衫、深色呢绒夹克,搭配针织手套、帽子和围巾。她取下眉毛环和鼻环,涂上淡粉红色的口红,在浴室里照了照镜子,看起来就像一般周末出门溜达的女人,她觉得这身乔装打扮很适合深入敌营刺探军情。她从辛肯斯达姆搭地铁到东毛姆斯广场站,然后徒步走向海滨大道。她沿着分隔带闲晃,一面留意着建筑物的门牌号码,当发现她要找的建筑并停下凝望时,几乎已经来到尤尔戈登桥。她走过街道,站在距离临街大门几公尺外等候。

她发现,会在圣诞节第二天冷飕飕的天气里出门散步的人都是沿着堤岸走,人行道这边的人很少。

她等了将近半小时才看到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杖从尤尔戈登方向走来。老妇人停下脚步,以狐疑的眼神打量莎兰德,莎兰德则报以和善的笑容。拄拐杖的妇人也向她招呼致意,但似乎一面在回想自己上次何时见过这名年轻女子。莎兰德转过身,朝反方向走了几步,好像等某人等得不耐烦而来回踱步。当她再转身时,妇人已经到达门边,慢慢地按着大门密码。莎兰德轻易便看见她按的是“一二六”。

她又等了五分钟才走向大门,按下密码后,门“咔哒”一声开了。她探身瞧瞧楼梯井,瞄到一个监视录像器但未多加理会;和米尔顿安保公司用的是同一款,只有在大楼的盗窃或攻击警报器响起时才会启动。再往里头走,一部古老电梯左边又有另一道上锁的门;她试了“一二六”,门果然开了,通往地下室和垃圾间。真随便,太随便了。她花三分钟检视地下室,找到一个未上锁的洗衣间和一个回收间。接着她用从米尔顿锁匠那儿“借来”的撬锁工具打开一扇锁住的门,里头似乎是大楼管理委员会开会的地方。地下室后侧是娱乐室。最后终于找到她要找的:大楼的小电气室。她检查电表、保险丝、接线箱之后,拿出香烟盒大小的佳能数码相机,拍了三张照片。

出去以前,她顺便扫视了一下电梯旁的住户名单,看到顶楼公寓的住户姓氏:温纳斯壮。

随后她走出大楼,很快地走进国立博物馆,到附属咖啡厅喝点咖啡暖身。约莫半小时后她回到自己位于索德的公寓住处。

laguexyz666@回信了。她用PGP程序译码后,只有很简单的答复:

2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