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曰:“《国策》、《南华》取其灵快;匡衡、刘向取其雅健;史迁、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浑;柳州取其峭;庐陵取其宕;三苏取其辩,他若贾、董策对,庾、徐骈体,陆贽奏议,取资者不能尽举,在人之慧心领会耳。”[ 国策:指《战国策》。为先秦时期的著名史学著作。南华:指《庄子》。道教奉其为《南华经》,故称。匡衡、刘向:俱为西汉人。都是著名学者。匡衡以善解《诗经》闻名。刘向著有《别录》。史迁: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因其著有《史记》,故称史迁。班固:西汉史学家。著有《汉书》。昌黎:唐代文学家韩愈,昌黎为其字。柳州: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曾任柳州司马,故称。庐陵: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因其出生于庐陵吉水,故称。三苏:指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贾、董:分别指汉代的文学家贾谊和经学家董仲舒。庾、徐:分别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和徐陵。陆贽:唐代作家,长于政论文。]
芸曰:“古文全在识高气雄,女子学之恐难入彀[ 入彀(gàu):比喻达到一定的水准。彀,本指弓箭的射程范围。],唯诗之一道,妾稍有领悟耳。”
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 李、杜:指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卿爱宗何人?”
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潇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
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
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 姑射仙子:典出《庄子·逍遥游》。本为传说中的神仙。相传其居于藐故射之山,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用以比喻女子的美貌。],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
余笑曰:“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已[ 李青莲:指李白,青莲居士为其号。]。”
芸笑曰:“妾尚有启蒙师白乐天先生[ 白乐天: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乐天居士为其号。],时感于怀,未尝稍释。”
余曰:“何谓也?”
芸曰:“彼非作《琵琶行》者耶?”
余笑曰:“异哉!李太白是知己,白乐天是启蒙师,余适字‘三白’,为卿婿,卿与‘白’字何其有缘耶?”
芸笑曰:“‘白’字有缘,将来恐白字连篇耳(吴音呼别字为白字)。”相与大笑。
余曰:“卿既知诗,亦当知赋之弃取。”
芸曰:“《楚辞》为赋之祖,妾学浅费解。就汉、晋人中,调高语炼,似觉相如为最。”
余戏曰:“当日文君之从长卿[ 文君:卓文君。为西汉成都富豪卓王孙女,寡居,司马相如以琴挑之,遂与私奔,并与之当垆卖酒。长卿:司马相如字。西汉四川成都人。为著名的辞赋作家。],或不在琴而在此乎?”复相与大笑而罢。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披衣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芸曰:“至亲莫如父母,可内敬在心而外肆狂放耶?”余曰:“前言戏之耳。”芸曰:“世间反目,多由戏起,后勿冤妾,令人郁死!”余乃挽之入怀,抚慰之,始解颜为笑。自此“岂敢”、“得罪”竟成语助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