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5)

北京的红尘旧梦 作者:刘东黎


   徐志摩:一个诗人的云水襟怀(5)
  
  结婚八个月后的徐志摩,已是身心俱疲。“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他的诗魂也倦倦地伏下翅膀:“脑筋里几乎完全没有活动……想做诗吧,别说诗句,诗意都还没有劲儿。想写一篇短文吧,一样的难,差些日记都不会写了。”他婚后的书信文章里,遍布这样的怨懑与萧索之感。琐碎现实的婚姻生活就像一把利刃,是对人间眷属无可逃遁的考验与磨难。婚前人间美眷,婚后成了冤家怨偶。他们的婚后生活虽然未必沉沦得一塌糊涂,但也绝非一对琴瑟和鸣的佳偶,这一点却是无可否认了。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将婚姻看得平凡世俗些,是否结局会好一些?
  
  一无灵感,一无生机,也就谈不上什么作为与事业了。这此后三年的生命里,徐志摩大抵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拼命地兼职、写稿、翻译著作,挣钱供陆小曼挥霍;二就是选择浙江做农村改革试验基地,但旋即宣告失败。
  
  今人再读其在剑桥写下的文字,读其在新月时期的诗作,会感慨万端。“他的诗,永远是愉快的空气,不曾有一些儿伤感或颓废的调子,他的眼泪也闪耀着欢喜的圆光。这自我解放与空灵的飘忽,安放在他柔丽清爽的诗句中,给人总是那舒快的感悟。好像一只聪明玲珑的鸟,是欢喜,是怨,她唱的皆是美妙的歌。”(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但到了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年,在1931年的《诗刊》创刊号上,他发表《爱的灵感》,写下的诗句更让人惊怵。他浪漫如火的感情几经挫折,已变得沉默而异化。那仿佛竟是这位诗人对世间的诀别之辞:
  
  现在我
  
  真正可以死了,我要你
  
  这样抱着我直到我去
  
  直到我的眼再不睁开,直到我飞,飞,飞去太空
  
  散成沙,散成光,散成风
  
  呵苦痛,但苦痛是短的
  
  是暂时的;快乐是长的
  
  爱是不死的
  
  我,我要睡……
  
  无忧的诗人终是累了。他终于不想再飞了。
  
  天上那一点子黑的已经迫近在我的头顶
  
  形成一架鸟形的机器,忽的机沿一侧
  
  一球光直往下注,硼的一声炸响
  
  炸碎了我在飞行中的幻想
  
  青天里平添了几堆破碎的浮云
  
  徐志摩的早期诗作《想飞》中的这几句,更仿佛是一篇预言式的“诗谶”。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死时只有三十七岁。
  
  出事的当天,徐志摩搭乘的是运送邮件的飞机。这种小飞机是十分颠簸的,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坐呢?据邓云乡先生回忆,是因为陆小曼在上海开支不够,正巧友人蒋百里要卖掉一座大房子,让他来上海在契约上签个字,作个中人,可以分一笔“中佣钱”,以补贴家用。签完字分到钱后,又急着去南京处理了一件要事,然后还要去听林徽因在北京给外国人作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演讲,因来去匆匆,便选择了搭乘邮便飞机。顶着浓雾飞向北京的飞机,撞在了济南远郊的山头上,骤起的烈焰结束了一切。
  
  就像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死于狂风与雷雨之中一样,我们的诗人的天腕绝笔,同样壮怀激烈。他用浓烈的鲜血,在世纪的星辰长风里,盖下了一枚浓郁的印章,然后就长眠在恩空怨幻的虚光中,留下的一切,让活着的人喋喋不休争论好了。
  
  徐志摩的遇难惊醒了陆小曼缠绵在烟榻上的灵魂。她戒了烟瘾,素服终身,青灯守节,每日供着志摩的遗像。她还潜心编成《徐志摩全集》,其中的跋《编就遗文答君心》,可看出其一片悔恨之心。
  
  徐志摩的朋友们后来拟成立“徐志摩纪念奖”。《纪念奖金章程草案》全文如下:
  
  (一)、已故诗人徐志摩的亲属朋友捐集基金一万元,用两年储存的息金作为此项纪念奖金。(二)、此项奖金的目的在于提倡中国创作文学的发展。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都在奖励的范围之内。(三)、此项奖金每两年赠与一次,每次奖金至少一千元,赠与此两年中发现的一个最有创造力的文学作家。(四)、此项奖金之赠与,由徐志摩纪念文学奖金审查委员会推选、审议、决定。如审查委员会认为某两年之中无有合格人选,那一期的奖金可以展缓一年,或并入下一期的奖金。(五)、此项奖金的基金募集之后,由发起人委托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代为保管。(六)、此项资金审查委员会的组织选举方法,及其他细则,另行规定。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划,也寄托了朋友们对徐志摩的深切怀念。但由于时局动荡不安,新月派文人们最后流徙四方,方案未能施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徐志摩在北平成立新月社的地方,石虎胡同,过去就在西单南口,现在那里商厦林立,面目全非。读其文,想其人,往事终是难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