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公司的K部长就是一位不仅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还把它发挥成优势的人。K部长曾经的劣势是外语能力。正如很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毕业的其他大学生一样,K部长在大学期间没有过多地关心外语学习。
凭借首尔名牌大学的学历,K部长进入了这家制药公司,开始也没有感觉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当他晋升为科长时就慢慢感觉到自己的外语能力不足。虽然被派往海外营业组,但是由于外语水平受限无法直接到业务一线工作。众多职员都渴望能到美国纽约分公司工作,K部长也一样,但是他在英语考试中落选丢掉了珍贵的机会。
最终,K部长认识到不提高外语水平的话,很难保证以后的晋升。在30岁后半段还要学习英语,他深感无奈,而且时过20多年重新开始学英语,效果并不明显。但是他没有放弃,就像准备高考一样努力坚持英语会话。在刚开始的半年里看不到什么变化,但是坚持了一年左右他的英语水平开始突飞猛进,没过多久K部长的英语会话水平竟然在公司里数一数二。
他顺势又学习了中文。现在的K部长已经是公司精通英语和中文两门语言的外语专家。得益于此,他也成为了纽约分公司的社长,目前又晋升为随时往来于美国和中国的海外营业负责人。
K先生不仅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而且把它转变为优势。而下面P先生的成功是因为将劣势效果减半。
在建筑公司做法律业务的P次长虽然毕业于法学专业但没有取得司法考试合格证。因此在法务领域得到晋升存在一定的阻力。大型建筑企业会涉及许多法律纠纷,所以P次长所在的公司也正在强化法律队伍建设。
近来,随着通过司法考试的律师不断增加,律师的年薪也在逐渐降低,于是大型建筑企业也聘用了持有律师资格证的法务人员负责公司的法律业务。随着持有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的不断加入,那些没有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始感到了危机感。P次长很清楚目前的用人市场情况和自己的弱点。
但是,P次长认为他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去准备司法考试了,而放弃过去7~8年的法律工作去另辟新路也不太现实,搞不好还会丢掉法律专业毕业后长期积累的法务工作经历。
P次长苦闷了一阵之后,决定拓宽自己的业务领域。他考虑到,法律和会计有着天然的业务相关性,而且根据企业的中长期规划,日后企业之间的收购合并必定会逐渐增多,所以会计业务量也会大增。于是P次长一有空就学习会计方面的知识并取得了AICPA资格证书,最终在公司海外收购合并业务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得益于此,尽管公司有许多持有律师资格证书的人,但是P次长仍然可以在公司的法律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P次长的经验告诉我们,弱点并非非改不可,只要有弥补措施就足以。谁都有弱点,而完全改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尽量避免“优点被弱点埋没”。但是应该铭记,只要你的弱点还存在,那么发展的局限性就会一直存在。
大家可能怀疑P次长是否能够继续以法务专家的身份处于不败之地,因为只有律师才是法律领域的专家。P次长虽然留在了公司,但是要想成为公司法律领域的最高负责人却很困难。即便是成为公司法务部门的最高负责人,他所在的法律团队起到的角色也应该和一般的法务团队有区别,因为他不是单纯的法律业务负责人,他的专业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公司经营企划和会计领域中。同样,K部长如果没有正面突破英语会话问题,那么他也很难在海外营业领域站稳脚跟,因为不解决外语问题的话,根本不可能在海外营业领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