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来访,送给妻子几个小包装的口红。我们正在客厅里聊天,时值3岁的儿子已悄然研究起那几个口红。他将盖子揭开,抹在手指上,然后在墙上画起画来。
最先注意到正在“创作”的儿子的是朋友,他大叫起来:“这可怎么办呀?墙上都弄红了!”
我笑笑,说:“没有什么,随他画吧。”
儿子先是被朋友的惊叫吓了一跳,怔怔地看着他,见我这样表态,立即放松下来,笑了。但他的兴趣便由墙壁转到了朋友身上,张着两只已艳红的小手,就要过来摸那朋友。朋友吓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连连后退,同时向妻子呼救:“快,快,我最怕小孩儿了!”
儿子见他这样子,更来了精气神儿,嘎嘎大笑着,追着要用那红手去摸他的裤子……
这朋友后来每次通电话和见面的时候,都不忘记说一句:“你们家那小孩子,唉!”一个“唉”字,包含了无法言尽的太多内容。朋友还多次告诫我们:“我也反对严厉地管孩子,但孩子不管还是不行的,千万不能宠坏了!”
我笑笑,礼貌地应承着。
朋友不知道,对于儿子,我实行的是“宠爱教育”。我的一个口头禅就是:“使劲儿地娇宠他吧!”
中国历史上,“宠爱”一向不是一个好词。旧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新有“千万不要把独生子女宠坏了”的告诫。只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相:小孩子生来就是让人娇宠的!永远不要怕宠坏了孩子,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的会宠孩子。
精神分析学大师阿德勒曾说:小孩子在 3岁之前无论如何是宠不坏的。
我想说:如果你真的“宠爱有道”,便可以永远宠爱你的孩子而不必担心被“宠坏”。
所谓“宠坏了”的告诫,换一个角度看实在是混账话:我们总是尽力地宠爱自己,宠爱女人,甚至宠爱宠物,为什么不能宠爱弱小、纯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呢?女人和我们自己都会被宠坏,猫狗也会被宠得非肉不吃非奶不喝,但小孩子是绝对不会被宠坏的。因为,小孩子是可画可改的白纸,你只要对他认真讲道理,他就会听你的。如果是一个一直宠爱他也因此被他所爱的人对他细心讲道理,他更会言听计从。
尽可能地呵护、疼爱、抚慰你的孩子;
尽可能满足你的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
尽可能不批评孩子,必须批评的时候要紧跟着表扬几句;
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地行为,对他想做的事在不伤害他自身的前提下不加任何限制;
尽可能避免打骂你的孩子,实在气急时打骂了,事后要向他道歉和解释;
……
宠爱孩子的关键在于你真的理解了孩子。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真的理解孩子,他们总是俯视孩子。只有当你蹲下来,将自己的心置换到孩子的内心中时,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宠爱也自然产生了。
也就是说,我这里提倡的宠爱教育不是一种过于感性的简单的溺爱,而是基于理解的一种理性选择。
儿子之所以去玩弄那口红,甚至将其涂抹到墙上,完全是好奇心使然。而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都充斥着旺盛的好奇心。如果我们保护了口红、白墙,伤害的却是孩子的好奇心,得失孰重孰轻呢?
凡有客人来访的时候,无论生熟,儿子总是极其疯狂。他会围着客人嬉戏,而不理会人家反感的脸色与回避的姿态。一次有个小姐姐由母亲陪着来访,妻子拿儿子的书给小姐姐看,儿子却不断地夺下来;还有一次来客人时,他挥舞着棒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还爬到了餐桌上,吓得客人惊叫:“这孩子,这孩子……”
我相信客人们最大的吃惊还在于,孩子这么淘气,他的父母怎么不管呢?有时看儿子太惹客人惊恐了,我们也会象征性地呵斥几句。其实我们清楚,此时无论我们说什么,儿子都不会理会的。因为他的经验告诉他,爸爸妈妈并不会因此而真的严惩他。
我的这一娇宠完全是基于对他行为的理解:他在客人面前所做的一切,不仅绝无恶意,而且意在讨好。他夺下小姐姐手中的书并非出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而是因为想和小姐姐玩,想吸引她的注意;他之所以在客人面前“疯狂”,同样是因为他想吸引客人的注意而关注他。他不喜欢被忽视,他通过淘气来讨好客人。他越淘气,来访者越惊惧,越关注他,儿子内心也越满足。
儿子的舅奶奶是位退休的小学校长,每次见儿子都抱到腿上给他讲书、讲故事,所以儿子和舅奶奶在一起时最乖,从来不淘气。如果那些陌生的来访者也能抱起儿子夸奖几句,同他说说话,我相信他同样会安静下来的。只是成人们通常缺少对别人家孩子的爱心,以及同孩子平等交流的胸怀,他们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总是忽视(至少是轻视)孩子的存在。
孩子渴望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这一愿望也常受到批评,有文章说这样长大的孩子社交能力差,心理不健全。在我看来这至少有一半是胡扯。道理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反驳说:渴望被关注的人,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在学校、工作岗位,他都会不断进取,以保证自己处于被关注的位置。
每个孩子,甚至每个成人,骨子里都是渴望被关注的。所以,问题并不在于一个孩子是否成为关注的中心,而在于成人以及社会如何对待这个“中心”,如何将他被关注的欲望正确引导。
理解了孩子渴望成为“中心”,同时也要理解孩子缺少“标准”。
成人们积累了多年的成长经验,“度”的概念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们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分寸。比如我们同孩子开玩笑,会知道怎样做才不会过火,不会伤害他们。但是,孩子们却因为过于年幼而未及通过经验来形成度的概念,他会同我们开玩笑,但是,他的玩笑许多时候在我们看来就是伤害,就是胡闹。如果这时我们不理解他们头脑中度的概念的缺乏,而将孩子的玩笑当成恶作剧,甚至当成“破坏”来批评和惩罚,我们就会伤害孩子的情感,甚至真正伤害他的“人际能力”。
我同儿子开玩笑的时候,有时会轻轻地捅弄他,敲打他的脑袋,他会嘎嘎大笑。有几次,他同样以类似的方式逗我,大笑着用木棒打我的脑袋,疼痛中的我刚要恼,想到了“度”的差别,便还之以微笑了。
小孩子习惯于舞弄棍棒砸坏东西,这是惹大人恼火的行为。这时就要理解孩子: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这个陌生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舞弄棍棒同样如此。只不过他们头脑中尚没有轻重、距离这些微妙的概念,所以,损坏物体并非他们的本意。
但物品还是不应该损坏的,所以我们要平心静气地同他讲道理。有时讲过道理还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这时就要理解,每个人的学习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需要慢慢适应。同样的道理可以讲两遍、三遍、四遍……大人们还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为什么要苛求孩子一次“达标”呢?
如果大人讲道理时先烦了,态度野蛮了,孩子便可能以他们的方式“提醒”你犯的错误。
有一次,儿子吃荔枝,将果核扔到了地上。我随口训了他两句,他看看我,又将刚吃过的果核扔到了地上。我刚要发火,立即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不好,转而改为同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儿子便乖乖地将果核放到托盘里了。
每个人对禁忌都有一种反抗的本能,禁忌越强,反抗越烈。儿子以扔果核反抗着我刚刚实施的强制禁忌,而当我改为怀柔的疏导时,他便言听计从了。
有人也许会反对说,这不就是把孩子惯坏了吗?对于习惯于强制管束方式的家长来说,这可能是惯坏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从自幼培养民主精神、平等意识的角度看,这恰是孩子具有民主精神的一种表现:你可以和我平等地讲道理,但是不可以居高临下地命令和强迫我。
这便是宠爱教育的核心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宠爱是一种欣赏,一种鼓励。而在欣赏与鼓励下长大的孩子,会是自信的、不断追求上进的。
最先注意到正在“创作”的儿子的是朋友,他大叫起来:“这可怎么办呀?墙上都弄红了!”
我笑笑,说:“没有什么,随他画吧。”
儿子先是被朋友的惊叫吓了一跳,怔怔地看着他,见我这样表态,立即放松下来,笑了。但他的兴趣便由墙壁转到了朋友身上,张着两只已艳红的小手,就要过来摸那朋友。朋友吓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连连后退,同时向妻子呼救:“快,快,我最怕小孩儿了!”
儿子见他这样子,更来了精气神儿,嘎嘎大笑着,追着要用那红手去摸他的裤子……
这朋友后来每次通电话和见面的时候,都不忘记说一句:“你们家那小孩子,唉!”一个“唉”字,包含了无法言尽的太多内容。朋友还多次告诫我们:“我也反对严厉地管孩子,但孩子不管还是不行的,千万不能宠坏了!”
我笑笑,礼貌地应承着。
朋友不知道,对于儿子,我实行的是“宠爱教育”。我的一个口头禅就是:“使劲儿地娇宠他吧!”
中国历史上,“宠爱”一向不是一个好词。旧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新有“千万不要把独生子女宠坏了”的告诫。只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相:小孩子生来就是让人娇宠的!永远不要怕宠坏了孩子,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的会宠孩子。
精神分析学大师阿德勒曾说:小孩子在 3岁之前无论如何是宠不坏的。
我想说:如果你真的“宠爱有道”,便可以永远宠爱你的孩子而不必担心被“宠坏”。
所谓“宠坏了”的告诫,换一个角度看实在是混账话:我们总是尽力地宠爱自己,宠爱女人,甚至宠爱宠物,为什么不能宠爱弱小、纯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呢?女人和我们自己都会被宠坏,猫狗也会被宠得非肉不吃非奶不喝,但小孩子是绝对不会被宠坏的。因为,小孩子是可画可改的白纸,你只要对他认真讲道理,他就会听你的。如果是一个一直宠爱他也因此被他所爱的人对他细心讲道理,他更会言听计从。
尽可能地呵护、疼爱、抚慰你的孩子;
尽可能满足你的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
尽可能不批评孩子,必须批评的时候要紧跟着表扬几句;
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地行为,对他想做的事在不伤害他自身的前提下不加任何限制;
尽可能避免打骂你的孩子,实在气急时打骂了,事后要向他道歉和解释;
……
宠爱孩子的关键在于你真的理解了孩子。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真的理解孩子,他们总是俯视孩子。只有当你蹲下来,将自己的心置换到孩子的内心中时,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宠爱也自然产生了。
也就是说,我这里提倡的宠爱教育不是一种过于感性的简单的溺爱,而是基于理解的一种理性选择。
儿子之所以去玩弄那口红,甚至将其涂抹到墙上,完全是好奇心使然。而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都充斥着旺盛的好奇心。如果我们保护了口红、白墙,伤害的却是孩子的好奇心,得失孰重孰轻呢?
凡有客人来访的时候,无论生熟,儿子总是极其疯狂。他会围着客人嬉戏,而不理会人家反感的脸色与回避的姿态。一次有个小姐姐由母亲陪着来访,妻子拿儿子的书给小姐姐看,儿子却不断地夺下来;还有一次来客人时,他挥舞着棒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还爬到了餐桌上,吓得客人惊叫:“这孩子,这孩子……”
我相信客人们最大的吃惊还在于,孩子这么淘气,他的父母怎么不管呢?有时看儿子太惹客人惊恐了,我们也会象征性地呵斥几句。其实我们清楚,此时无论我们说什么,儿子都不会理会的。因为他的经验告诉他,爸爸妈妈并不会因此而真的严惩他。
我的这一娇宠完全是基于对他行为的理解:他在客人面前所做的一切,不仅绝无恶意,而且意在讨好。他夺下小姐姐手中的书并非出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而是因为想和小姐姐玩,想吸引她的注意;他之所以在客人面前“疯狂”,同样是因为他想吸引客人的注意而关注他。他不喜欢被忽视,他通过淘气来讨好客人。他越淘气,来访者越惊惧,越关注他,儿子内心也越满足。
儿子的舅奶奶是位退休的小学校长,每次见儿子都抱到腿上给他讲书、讲故事,所以儿子和舅奶奶在一起时最乖,从来不淘气。如果那些陌生的来访者也能抱起儿子夸奖几句,同他说说话,我相信他同样会安静下来的。只是成人们通常缺少对别人家孩子的爱心,以及同孩子平等交流的胸怀,他们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总是忽视(至少是轻视)孩子的存在。
孩子渴望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这一愿望也常受到批评,有文章说这样长大的孩子社交能力差,心理不健全。在我看来这至少有一半是胡扯。道理很简单,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反驳说:渴望被关注的人,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在学校、工作岗位,他都会不断进取,以保证自己处于被关注的位置。
每个孩子,甚至每个成人,骨子里都是渴望被关注的。所以,问题并不在于一个孩子是否成为关注的中心,而在于成人以及社会如何对待这个“中心”,如何将他被关注的欲望正确引导。
理解了孩子渴望成为“中心”,同时也要理解孩子缺少“标准”。
成人们积累了多年的成长经验,“度”的概念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们清楚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分寸。比如我们同孩子开玩笑,会知道怎样做才不会过火,不会伤害他们。但是,孩子们却因为过于年幼而未及通过经验来形成度的概念,他会同我们开玩笑,但是,他的玩笑许多时候在我们看来就是伤害,就是胡闹。如果这时我们不理解他们头脑中度的概念的缺乏,而将孩子的玩笑当成恶作剧,甚至当成“破坏”来批评和惩罚,我们就会伤害孩子的情感,甚至真正伤害他的“人际能力”。
我同儿子开玩笑的时候,有时会轻轻地捅弄他,敲打他的脑袋,他会嘎嘎大笑。有几次,他同样以类似的方式逗我,大笑着用木棒打我的脑袋,疼痛中的我刚要恼,想到了“度”的差别,便还之以微笑了。
小孩子习惯于舞弄棍棒砸坏东西,这是惹大人恼火的行为。这时就要理解孩子: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对这个陌生世界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舞弄棍棒同样如此。只不过他们头脑中尚没有轻重、距离这些微妙的概念,所以,损坏物体并非他们的本意。
但物品还是不应该损坏的,所以我们要平心静气地同他讲道理。有时讲过道理还犯同样的错误,怎么办?这时就要理解,每个人的学习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需要慢慢适应。同样的道理可以讲两遍、三遍、四遍……大人们还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为什么要苛求孩子一次“达标”呢?
如果大人讲道理时先烦了,态度野蛮了,孩子便可能以他们的方式“提醒”你犯的错误。
有一次,儿子吃荔枝,将果核扔到了地上。我随口训了他两句,他看看我,又将刚吃过的果核扔到了地上。我刚要发火,立即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态度不好,转而改为同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儿子便乖乖地将果核放到托盘里了。
每个人对禁忌都有一种反抗的本能,禁忌越强,反抗越烈。儿子以扔果核反抗着我刚刚实施的强制禁忌,而当我改为怀柔的疏导时,他便言听计从了。
有人也许会反对说,这不就是把孩子惯坏了吗?对于习惯于强制管束方式的家长来说,这可能是惯坏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从自幼培养民主精神、平等意识的角度看,这恰是孩子具有民主精神的一种表现:你可以和我平等地讲道理,但是不可以居高临下地命令和强迫我。
这便是宠爱教育的核心所在。
从另一个角度看,宠爱是一种欣赏,一种鼓励。而在欣赏与鼓励下长大的孩子,会是自信的、不断追求上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