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都称他为‘雀神’,关于这雕像到底是什么人,说法多了去了,但具体是谁,没人知道,只知道有麻雀村的时候就有了这座雀神庙了。”赵铁头微笑着说道,“不过很有可能是郑和。”
“郑和?你是说下西洋的郑和?”孟少辉诧异道。
“是的,因为据说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船队,有将士数万,在长年的航海过程中,许多将士因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和思乡之苦,导致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积郁成疾。郑和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担心长此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他就想能制作一种给将士解闷的娱乐工具,而且最好是能多人参与的。经过冥思苦想,郑和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图案,这样就能放在吃饭的方桌上同时供四人娱乐。至于文字图案的设计上,为了能使将士们喜欢,郑和也是煞费苦心,就比如‘中’,代表中原大地,再加上帝王又一向偏爱红色,所以将‘中’字涂为红色,而他航海的名义是经商,所以又刻了‘发’字,给人一种发财的感觉,而发多少财,就是‘一万’到‘九万’,而船上将士日常吃的都是烙制的圆形大饼,于是就有了‘一饼’到‘九饼’,偶尔将士们为了改善伙食,也会在风平浪静时捕一些鱼,就有了‘一条’到‘九条’,之后‘白板’就喻指茫茫大海,而‘东’、‘南’、‘西’、‘北’则指风向,再加上四朵花‘春桃’、‘秋菊’、‘夏荷’、‘冬梅’代表一年四季,这样一副麻将牌就发明了出来,不过当时并不叫麻将,而叫竹牌,后来将士向郑和反映,竹牌非常好玩,一打起来就会精神麻木,如痴如醉,不仅忘却了思乡之情,有时甚至连饭都忘了吃,只不过竹牌的名字不太好听,就想请郑和另赐一个名字,郑和觉得既然这竹牌能麻痹将士们的精神,就干脆叫‘麻将’好了。”
“原来如此。”
孟少辉恍然大悟,这可是他有史以来第一次听说麻将的来历,虽然也偶尔娱乐娱乐,但从没深究过这些。
“这只是麻将来历的一种说法,关于麻将来历的说法还有很多,只是村里的人似乎对这说法更为信服罢了,这些也是听我爷爷当年说的,所以村里的人都认为这雕像是郑和。”赵铁头解释道。
“那魏秋远是村外的人,他对这些了解吗?”孟少辉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