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代窦光鼐(25)

大清一品 作者:张军


和 微笑道:“你倒会揽人缘。从昨天到今早儿,可有什么事么?”

“只有一件事,前个儿上午送过来浙江的六百里急报,是巡抚福崧的请罪折子,却不知为何送的如此之急。您早吩咐过,只要是福崧的折子,一定要先压下,尽快通知您,所以我就没递上去。昨天派人找了您一天,也没找着您。”

“昨天出京看我城外的庄子去了。”和 从和琳手中接过折子,细细翻看了一回道:“只是普通的请罪折子,说是请罪,其实是为自己开脱。不过,为什么要用六百里加急?这倒是奇怪的很。和琳,你看得出来这其中的名堂么?”

“大哥,你比我聪明睿智得多,就不必考小弟了吧!”

“在这个折子之后,必有一份白简不日也要送到。”

“是弹劾福崧的?”

“对,而且必是窦光鼐的折子。”

和 刚说完,就见一位笔贴士从隆宗门方向跑到军机处院内,道:“中堂大人,浙江杭州三百里马上飞递。”

和琳佩服的看了和 一眼,走过去接到手中略看了看,递过去:“真是窦光鼐的折子。大哥料事如神。”

和 接过来,坐到火炕上,依着大铁茶炉仔细看,直看了两刻多钟,才抬起头来笑道:“老窦和福崧,一个倔头一个黑脸,终于打起来了。我这就见皇上去。”

十五因乾隆在养心殿批阅折子,和 揣了这两份折子,在永巷口等候召见。不一时便见太监马进喜出来传旨:“皇上叫进。”

进了养心殿东暖阁,请过安,和 一边说着情况一边将两份奏折递了上去。此时窦光鼐的折子已经被他放在了上头。

乾隆展开来细看,越看眉头越紧,看完窦光鼐的又看了福崧的。看罢将两份折子将桌上一摔道:“这个福崧,竟然率同司道各府共同立誓,实在是可笑!荒唐!若凭立誓诸事就可迎刃而解,朕这个皇上倒做得清闲了,朕又派他福崧去浙江做什么呢?真是丢朝廷的脸面!”

“福崧一向是个精细人,如今却不知如何做出这种糊涂事来。依奴才之见,这也是福崧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浙江亏空一案,可能是千头万绪,不好处理。”和 明着是护福崧,实际上是暗指福崧无能。

“这两个人,一个说浙江亏空十不完一,仅平阳一县亏空数愈十万;另一个却说,浙江亏空各州县亏空只有三十三万两未完。和 ,你认为哪个是真话?”

“主子圣明,奴才不敢决断。不过,窦光鼐为官四十余载,虽脾气倔了些,但做事谨慎,为人朴诚,必不会捕风捉影。”

“不管怎么说,浙江亏空朕已给出三年期限,而今已历三四年之久,竟远未全部补完,福崧尚有脸面再次奏请宽延。如朕对此不加以严创,各省纷纷效尤,举国亏空之案,何时是个完了?朕意欲治福崧办事不力之罪,你看该定个什么处分?”

和 叩头道:“主子如天之仁,毕竟福崧是在甘肃立下两件大功的。虽然此次把差使办砸了,仍是要眷顾一些的。奴才认为,革职交吏部审议即可。”

“不好。”乾隆想了一会儿道:“福崧已在浙江呆了三年多了,必然对浙江情弊十分了解。如若将他解回京中,另派人去主事,反而事倍功半。朕看还是让他留在浙江为好。不过,他的巡抚是当不成了,让伊龄阿接任他。可革去福崧巡抚一职,仍带侍郎衔,让他辅助伊龄阿弥补亏空。”

“主子,伊龄阿与福崧关系密切,况浙江亏空之数到底如何,窦光鼐与福崧各执一词,未有定论。伊龄阿此去浙江,是否能秉公而断呢?”

“这个朕已经想到了,所以还要另派钦差大臣去清查亏空之数,重点清查窦光鼐奏章中所提到的嘉兴、温州与台州三府。”

“奴才保荐刑部侍郎姜晟,可担此任。”

“姜晟才干有余,德威不足,可任他为副钦差。户部尚书曹文植办事公正,且精于钱粮之务,我看他做正钦差最合适。”

和 知道此人是个老好人,遂回道:“皇上说的甚是。”

“还有,你说得对。窦光鼐是个实心任事,不会撒谎的忠臣。遇事敢言,卓尔不群。这次奏报有功,不可不赏。你现在就给朕起诏,以廷寄发给窦光鼐。赐他密折奏事权。再令内阁明发谕旨:将窦光鼐所奏浙江亏空之原因诏令全国,并命窦光鼐会同曹文植秉公彻查,可直接前往全省任意州县调取案卷,盘点仓库,任何人不得阻拦;奉皇命指挥牧役胥役,任何人不得违令。”乾隆这一道明旨,等于是赐给窦光鼐一把尚方宝剑。浙江八品及以下官吏,要先听窦光鼐的再听巡抚的。窦光鼐初试身手,首招得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