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黄河,比起夏日的汹涌澎湃,黄铜色的春水就显得缓慢平和,也就多了几分温柔与恬静。地跨黄河两岸的兰州,杨柳发芽,群山吐翠,阳光日见骄好。位于皋兰山下的兰州军区大院,春燕呢喃,飞来飞去,衔泥做窝,在自然界蓬勃的生机中忙碌着,准备繁衍后代。
韩先楚感到自己已经到了最后的日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与北京的联系中断了。不是电话被拿走了,电话线被掐断了,而是在以往最艰难的日子里,也能给他以安慰,告知他上头信息,为他出谋划策,自然也是他敬仰、知心、亲近的人,都不与他联系了。他逐一给他们打电话,那回答不是“首长不在”,就是“首长出去了”,问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回来,那不冷不热、带答不理的声音几乎都是“不知道”。
他知道这回是真的不行了,彻底完蛋了。
就又开始噩梦连连。
他跑啊跑啊,是在大别山里,就是那次带领几个人提前去设营号房子与部队失去联系,又返回去寻找部队,被白军发现了。他们躲进一个山洞里,白军搜山,又放火烧山,到处打枪,喊着:“看见你们了,出来吧!”“谁投降留条命,我们也优待俘虏。”那山洞又黑又大好藏身,却突然变成了个大广场,就像福州的五一广场,几个人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赶紧再跑,跑到一个池塘,立刻跳进去,有的躲进草丛中,有的用片荷叶盖住脑袋。敌人追上来,又喊“看见你们了”,又打枪,子弹打进水里,比炮弹溅起的水柱还高大。设营的都是后勤人员,老的老,小的小,老的能比小的大一辈,都没有战斗经验,就他一个人打过仗,还没有武器。有个孩子样的小兵,小脸都吓白了,韩先楚一再打手势让他沉住气。突然一枪打在那小兵面前,“妈呀”一声叫,敌人围上来,把他们抓住了,一个个五花大绑……
类似的故事不断在梦中出现,追他的有白军,有日本鬼子,有美国鬼子,还有带着红袖章的造反派,有几次还是江青、张春桥。江青挥舞着一支他从未见过的枪,披头散发像个魔鬼。张春桥抱着一支像笔一样的枪,据说那是最新式的尖端武器。而他总是赤手空拳,只有拼命地跑呀跑呀,跑不动了就躲呀藏呀,结果不是被抓住,就是快被抓住时惊醒了。
就从这时起,韩先楚开始枪不离身,直到“四人帮”被抓了起来。
与噩梦连连同时频频出现的,是1936年2月红军东征时的一次战斗。
232团团长韩先楚,率团抢占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即以两营兵力配合山西游击队围攻石楼县城,又亲率一个营进至石口镇一带,牵制敌人五个团,以配合主力作战。行进间,突然前方枪声大作,见有约一个营的敌人将我军一部压制在路边沟里。他立即命令部队跑步前进,发起攻击,将敌击退。
别说他一生经历的战斗,就是在这次东征中,这场战斗也不值一提的。可当他冲至近前时却大吃一惊,因为他看见了毛泽东和彭德怀--原来那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指挥部。
韩先楚的女婿,北京军区军训部参谋李东生,眼见着风声越来越紧,因岳父常来常往,他们这些小字辈也跟着常来常往的几家首长,也没了来往,心里着急,给兰州打电话,怕有人监控也不敢说什么。岳父说你来一趟吧。
坐一天一夜火车,刚到兰州,消息就传出去了:韩先楚家去了个“特务”。
岳父确是想让女婿去完成一项特殊任务。
韩先楚给毛泽东写封信,让李东生带回北京,交给叶剑英,再由叶剑英转呈毛泽东。在此之前,先去陈云家说明情况,那信送不送毛泽东,什么时候送,一切由陈云定夺。
就这么几句话,那天晚上,他翻来覆去不知给李东生讲了多少遍。没写满两页纸的一封信,先让他装在军用挎包里,又让他揣在军上衣兜里,末了还是放在了衬衣兜里,并一再拍着他的脑袋:孩子,小心,千万小心,弄不好要掉脑袋呀!
刚一见面,李东生就觉得岳父苍老了许多。原本挺高的额头下,那双眼睛更加凹陷了,眼睛红红的,燃烧着怒火,也透着无奈,甚至绝望。
一楼20多平方米的客厅里,墙上挂着兰州战区及陕甘宁青四省区地图。临窗一张大书桌,一只木转椅,桌上两台电话,一只笔筒,还有个一人合抱不过来的塑料充气地球仪。翁婿俩谈到大半夜,其实基本就是他一个人在谈,而且大都是自言自语。
--毛主席被小人包围了,不行了,不行了!
--江青这个坏女人,事情都坏在她身上!毛主席为什么偏偏遇上了这么条到处咬人的大虫呀?
--张春桥,你个“鳝鱼眼”,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孩子,我要是被抓起来或是怎么的了,你们可要好好看好你妈,别让她出事。你们年轻,好好工作,少说多做,为党工作,咱们都是党的人。
--孩子,没事,不怕,不怕,我救过毛主席!我救过毛主席!……
到后来,不管什么话题,说上几句就会没头没脑地强调一句:“我救过毛主席!”
拄着拐杖,在客厅里边转边说。“熊猫”烟一支接一支,有的点着也不吸,就那么夹着,烫手了就随手扔在地上。有时也往烟灰缸里按,那手哆嗦着把握不准,就按到桌面玻璃板上。
24年后,北京空军后勤部副部长李东生大校,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只把烟头按到玻璃板上的手,和说着“我救过毛主席”时那张脸上交织着的绝望和希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