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四保临江的兰山战斗,赵兴元负伤了。战后坐辆牛车,伤痛,又冷,瑟瑟发抖。同行的俘虏中有个少校,讨好地叫声“长官”,脱下身上的美式风衣,给赵兴元披上。赵兴元不要,少校一定要给,赵兴元想了解点敌情,就跟他唠起来。那少校就讲他是黄埔16期的,毕业后又读炮兵学校,还在陆军大学学习两年,刚到部队就当了俘虏。
赵兴元就想起“步枪零件多,简单分三个,枪身、枪机和枪托”。天壤之别呀!除了读义学时的文志远老师,还有个王老师,赵兴元这辈子再没有别的老师了。可从他的第一任班长杨树明、副班长刘向路,以及其他那些老兵起,到排长、连长、指导员,也都是他的老师。战场就是课堂,战争就是大学,他就是这所大学的高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