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日(11)

荒村归来 作者:蔡骏


“我不知道,也许明天会来找你的吧。”

“好的,我手机随时都开着。”春雨还想说些什么,但却欲言又止了,只能叹了口说,“我先走了!”

目送春雨出门后,我感到浑身都快虚脱了,一种孤独和绝望感涌上心头,回头再看窗外,惟见烟雨濛濛。

哎呀,都快中午了,肚子又饿了。

两个小时后。

大雨依然在下,空气中充满了水汽,无孔不入地往室内钻进来,再钻入人的血管和经络。今年的冬天特别阴冷,据说过去连续16年的暖冬已经结束了。

下午一点,我在外面吃完了午饭,又回到了苏天平的房子。恰巧在门口碰到房东“肥婆四”,我塞给了她四百钱,作为这个礼拜的临时房租。

抖抖豁豁地打开空调,发现窗上用手指画出来的已经消失了,水汽重新布满了这面玻璃,只剩下那红色的依然刺眼。

它的生命竟如此短暂,一如这无处不在的水汽。

趁着下午的空档,我拿出了许子心的《梦境的毁灭》,翻到这本书的第四章,这个章节的名字叫“梦与环”。

这个名字立刻让我联想到了什么,但我来不及多想就继续看了下去。

第四章开头的第一句话——

弗洛伊德曾经不只一次地被迫承认:“的确,古代冥顽执拗的通俗看法,竟比目前科学见解更能接近真理。”

我必须同意这句话,现代人往往自以为聪明,而忽略了许多我们祖先早已经证明的智慧。

接下来,书里照例又写了许多古人对于梦的认识,比如《圣经》里约瑟对于埃及法老的梦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对于东方释梦者的特殊观点;亚历山大大帝在围攻特洛伊城时做的梦;甚至周文王梦到的熊预示着姜子牙的到来。

许子心对此是这样总结的——

梦是一种密码,对梦的分析过程,也是解密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我将提出一个重要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环”。

为了证明“环”的重要性,我将再度举出良渚文明的例子。前文已述及江南良渚古国,在五千年前创造了神秘的玉器文明,又几乎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通过最近数年的考古发掘,我可以认定良渚文明的宗教和世界观体系,是建立在梦的基础之上,甚至可以说——良渚人是一个梦的民族,良渚古国是一个梦的国度。

在许多良渚玉器上,都可发现一些特殊的刻划符号,虽然很难确认这些符号的真正含义,但它们是对于梦的记录却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这个符号,我们可以暂且给它一个名称,那就是“环”。

为什么要称它为“环”?因为在许多远古文明中,都出现过这样类似的符号。在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上的某些部落居民,以及中世纪的新西兰毛利人部落,则明确地称这种符号为“环”,甚至认为这种符号具有许多神秘的力量,比如穿越过去与未来的时空,比如使死者复活等等。

而在良渚文明的玉器中,“环”曾经反复的出现,而且每次出现这一符号,都将预兆着会有重大的考古发现。所以,这个符号对于良渚文明来说至关重要,甚至是良渚古国最重要的一个梦。

良渚古国对于这个梦,也对于这个符号,存在非常强烈的崇拜,由于在墓葬中也发现了这个符号,可以断定良渚人与古埃及人一样,都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永存,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可以复活。古埃及人使用了制作木乃依的方式追求永生,而良渚人则依靠“环”期待复活之日。

“环”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一道轨迹,在这道轨迹上永远做着圆周运动,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就像人永远不死的生命。

在古代哲学领域,“环”具有循环往复的意义,甚至代表永恒的存在。在几何学里,“环”是圆这一重要概念的表现。在数学中,“环”的圆周率推算则是无穷无尽的。在美学以及绘画、雕塑、舞蹈等视觉艺术里,“环”也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中国古代也有一种智慧游戏叫“九连环”。

所以,“环”既是死者复活的象征,也是解开良渚之梦的密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