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下陈家沟(1)

高手 作者:张志俊


七下陈家沟

就这样日思夜想,到了1972年10月,我什么也干不下去了,为太极拳我快疯了。我差不多想横了,要么就到陈家沟去学习,要么就从此不练了。但是我从小自尊心比较强,所以搞啥就想搞好,就这么前后斗争了几个月,终于打定主意,要去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拜师重新学习太极拳。

我心仪的老师当然就是陈照丕了。陈照丕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1928年,35岁的陈照丕闯荡北平,做小生意,经营惨淡,入不敷出。其时,河南同乡会有一会友名唤李庆林,曾是清末翰林。此人一直以太极出自河南为荣。但其时的北京,太极拳已由百年前一代宗师杨露禅打出了天下,无论上下,习练杨氏太极者甚众,民众对河南陈家沟太极已知者寥寥,因此当李庆林获知陈照丕来京的消息,振奋不已,即刻出面主持推广陈家沟太极拳,生活困顿的陈照丕随即应承。

陈照丕虽然一身功夫,但却无人知晓,用现在的话说,必须要找到一个炒作点,否则北京人怎么知道有个陈家沟太极拳呢?李庆林就和陈照丕商量,索性在北京城设下擂台。

陈照丕当时住在宣武门外打磨场,河南怀庆府著名的怀药商号之一杜盛兴号内。准备停当,李翰林就在《北平时报》做了个广告,其词曰:“河南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师陈照丕暂下榻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自古有比武就热闹,人们奔走相告,说有个叫陈照丕的设了擂台,要拳打天下英雄。消息轰动开来,半月之内,数十武林高手悉数赶来,纷纷上台,但无一能胜陈照丕,有的不过一两招就见出了高下。这下更轰动了,原定打擂期限为半个月,又应邀延期两天,共计十七天,陈照丕未遇任何对手。

陈照丕的名气就这样在北京传开来,从此开班授徒,名气与日俱增。一年多以后,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在北京渐渐地有了江湖地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