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科的功夫有多种传闻,一震脚,屋顶的沙土簌簌下落,发劲处灯烛恍动有声,随手一发人就飞到墙上。我现在当然知道这一定都是真的。我还听很多人讲过,从陈长兴到陈发科,他们这一支代代功夫都非常好,人品也有口皆碑!
功夫是不比不知道的,当时也有著名的太极名家请陈发科表演。人们一般都知道太极拳功夫练得越慢越好,谁知道陈发科练了两趟拳才花了十几分钟,行动处翻飞跳跃,拳带风声,观者无不瞠目。于是,有内行就看出了门道,说陈发科虽然“动作迅捷,却是圆的旋转,虽然发劲多,却是松的,从手臂看,肌肉也不是鼓成块的,应属上乘的内功”。更有当时的顶级太极拳名家试着和陈发科推手,刚一接触,差距立分,而且简直如三岁孩子,被随意前引后仰,颠来倒去,身法腰劲步法全都乱了。
陈小旺师兄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父亲陈照旭——也即陈发科的儿子——当年练拳练得很不错后,就放松了,喜欢上了书法和中国音乐,每天花许多时间练习。陈发科很不满意,有一次和几位陈家沟的亲人在家中闲谈,陈发科就批评陈照旭不应该分心练别的东西,要继续练好拳。亲人们忙打圆场,说照旭的功夫已经很好了。陈发科听后站起来,叫照旭和他推手,一搭手就把他打起几尺高。照旭知道父亲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境界仍差很远,就把乐器、纸笔等东西烧了,专心练拳,功夫又长进了许多。
陈发科因其“挨着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的高超技艺受到北平武术界的叹服,从而在北平站住了脚,开始在北平传拳,使得有300多年历史、只流传在陈家沟一隅之地、一姓之众的陈氏太极拳走出了陈家沟,所以说,陈发科是陈氏太极拳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陈发科因其武功卓绝,从学者甚众,当时的京剧著名武生杨小楼也曾是其学员,只可惜的是,杨小楼学拳的时候年龄已偏大了些。但后世响当当的太极大师洪均生、李剑华、雷慕尼、田秀臣、冯志强等,无不是均出于陈发科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