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武禹襄,河北永年人,初学于同乡杨露禅大架套路,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陈长兴教拳。陈长兴介绍他向十五世陈清萍学拳,陈清萍的架小而紧凑合,加圈缠丝,是陈式太极拳小架套路的支流。武禹襄在杨式大架、陈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现代的武式太极拳。后传其甥李亦畲,李再传郝为真,郝为真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为业,武式太极拳开始外传。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吴式太极创始人为吴全佑,杨露禅在京授拳时,全佑受益最佳,长于柔化。后全佑又从杨氏次子班侯继续深造,事师最孝,学习笃诚,兼得杨家父子之长,称著京城。据说某天全佑在书房读书,忽有客人来访。全佑出客厅相迎,只见客人已经进了大门。全佑款款相迎,那人疾步向前,一揖到地说:“晚生拜见。”全佑拱手还礼的一瞬间,只听得咣的一声,来客突然飞起,倒撞到客厅门外。周围的人无不大惊失色,原来客人在施礼时突然用一招“仙人指路”,直朝全佑下腹打来。但全佑拱手还礼的瞬间,连消带打,便把来客腾空发了出去。吴全佑后传子鉴泉,吴鉴泉即为吴式太极拳集大成者。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天资聪颖,先习少林,13岁时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学习形意拳。李魁元又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父郭云深继续深造。但并不满足的孙禄堂后又到北京跟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由于孙禄堂本来功底深厚,又得程师竭力指教,苦练年余,尽得八封掌的精髓。1886年春,孙禄堂只身徒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遍访少林、武当、峨眉,较技从未遇对手。1912年机缘巧合,孙禄堂访到了吴式太极名家郝为真,尽得其真传,后经数年历练,终于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合于一炉,融会贯通,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孙禄堂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综上可以看出,太极拳历代得以发扬光大,除了这些开宗立派者个人的智慧与修为,以及种种的机缘巧合之外,其传承的源头哪一个不是名门大家,哪一个不是千年百世始出的宗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