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顺逆缠(3)

高手 作者:张志俊


其实那时候我根本也不明白,我就想我到底比他们多学了什么?没多学什么啊!哦,我突然想起来了,我比他们多练了一个“顺逆缠”。那时候我这双手已经非常灵活了,打击的力量和他们不同了,力量和他们不同了,那就是有很多不同。结果,从那以后,我那些师兄弟再也没撵上我。这时候我回想一年前我跟学生们说的“这是太极拳最精妙的东西”我没说错,至今回想往事,我都觉得我很幸运,我是因为对师父不满,为了发泄才练这个“顺逆缠”的,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恍然大悟了“顺逆缠”的无穷威力,因此我更加努力地练,有时一天能练十几个小时,甚至也连续几个通宵地练。在家也练,出门也练,有时在路上走着走着,就碰到了电杆上。

缠丝定义是以稍节领劲为指导原理的,但并非只是稍节在缠,其余部位不动,而是稍节领劲,中节随、跟节催,重心稳、里外均在缠,手指是最明显的缠丝运动,加上肘肩和其它部位配合,肌肉韧带、骨骼跟着走缠丝运动,内脏特别是腰肾上下抽缠激荡一起进行缠丝支持力点的运动,这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技术,由于人体的关节有自己的运动极限,所以太极拳运动的缠丝劲是靠身体关节部位不断转换的顺逆旋转来实现的,在技击和健身方面都有独特的效果。

“顺逆缠”无论顺逆,无论大小,无论左右,无论前后,它只是个圈。大圈小圈,圈套圈,这就是太极的精粹。这种圈的感觉是要感受的东西,要得到这种感觉只有通过练习才能体会,练习还不是一般的练习,是下苦功,是把手练到和身体一家,练成你本能的一部分。就好像你只要还会动,你的手就该那么本能地去动。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老话讲“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说的就是这种感觉。我总结的经验是,感觉不能靠言传而是要靠练习才能得到!这令我更加感佩我的恩师陈照奎先生的智慧,这些东西他虽然不能用口讲出,但是他知道怎么得到它,他又知道怎么强调也许我们都听不进去,就用了轻描淡写的方法来激怒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