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人,朱俊在被任命为右中郎将时,坚持提出来要调他来当帮手,这个人名叫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县人,是孙武的后代,时任下邳县副县长(下邳丞)。
史书上说,孙坚生得容貌不凡,性情阔达,好交朋友,年轻时做过县吏、郡保安团团长(郡司马)。当时,他家乡一带闹海盗,头目叫许昌(此为人名非地名),孙坚以郡司马的名义召募精勇,与其它地方武装共同讨伐许昌,因为有功,被任命为盐渎县丞,后又改任盱眙县丞、下邳县丞。
孙坚的仕途看来不太顺,换了三个地方都是副县级领导,搁在别人(如刘备)肯定撂挑子不干了,但孙副县长干得挺好,《江表传》(这本书是重点吹孙吴的,不过保存了不少孙吴方面的史料)说大家都挺爱戴他(所在有称,吏民亲附)。
朱俊听说孙坚打过海盗,军事上有一套,就请孙坚到手下当副团长(佐军司马)。孙坚从下邳赶往颖川前线报到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去的,屁股后面还跟了一千多号人,可见孙坚挺有号召力。
在随后的战事中,孙坚作战勇敢,尤其是在朱俊指挥攻打宛城时,孙坚第一个登上城头(身当一面,登城先入),朱俊于是上报朝廷,升孙坚为所属独立团团长(别部司马)。
下面该说说卢植的两个学生公孙瓒和刘备了。
公孙 字伯 ,幽州刺史部辽西郡令支县人,属于边疆地区人氏。在郡政府当过文书(书佐),是一表人材,“有姿仪、大音声”,受到太守的赏识,把女儿许给了她。
成为太守的女婿后,为了进一步深造,太守出学费把他送到幽州当时最有名的大学者卢植那里学习,前面说过,卢植和郑玄结伴向马融求学,学成后回家乡开始教书。
在此期间,公孙瓒认识了同学刘备。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据说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这顶多是个象征意义,因为此时是东汉不是西汉,虽然都姓刘,待遇差得老远了。刘备的祖父叫刘雄,曾经做过东郡下属的范县令。父亲叫刘弘,很早的时候就死了。
刘备的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是个体户兼手工业者。家境虽然不好,但这个母亲却很伟大,她知道读书有文化才能最终出人头地,所以刘备十五岁时,母亲就给他收拾行李去上学,拜的老师也是卢植。
这样,刘备就有机会跟公孙瓒做了同学。上学期间,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很好,公孙瓒比刘备大,刘备喊他作大哥(以兄事之)。
除了公孙瓒这个同学外,刘备还有一个同学叫刘德然,刘德然的父亲叫刘元起,是个大款,非常看好刘备,经常资助他,还有中山国的大商人张世平、苏权等人,也资助过刘备。
看来,刘备年轻时就挺有魅力,太守的女婿跟他称兄道弟,大款家的孩子跟他交朋友,大商人争着资助他。那么,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如果有的话,按说这些光辉事迹史书都会记上一笔的。
但是翻开史书却让人傻了眼,关于刘备同学的个人鉴定,史书是这样说的:“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是个典型的不学无术少年。史书还说他“身长七尺五寸”(合一米七六),“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并且说他“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这也许才是他的长处,这个个体户家出来的孩子,最大的长处是能广交朋友,会交朋友,能交到真朋友。
其实交朋友是件大学问,仅靠慷慨大方不够,仅靠以诚相待也不够,仅讲义气也不行,要交到真朋友、好朋友,交很多很多的朋友,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是:个人魅力。
事实证明,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个人魅力。这个特点终其一生,同时代很少有人能超越,因此刘备干出了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