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肆 打谁?这是个问题(2)

我的战国我的策 作者:王立坤


“占领它的土地,使秦国的疆土扩大,夺取它的财货,使百姓富足,虽然动用兵马却不用太费杀戮,它就会臣服。而且这样做,别人不会觉得你暴虐,也不会说你贪财,名利双收,还可以搏一个禁止暴虐、平定政乱的美名。”——司马错阐述了伐蜀的好处:低成本,高产出,而且一箭双雕,真是得了便宜卖乖。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说其实美国……不说了,继续说战国吧。

“再说,如果进攻韩国,胁迫天子,不见得有实惠,还会背上不好的名声,诸侯都虎视眈眈的地方我们去摸老虎屁股,是很危险滴!周天子是诸侯的共主,齐国是韩与周的盟友。万一把他们都逼急眼了,齐、赵与之联合,与魏、楚讲和,九鼎给楚国,土地给魏国,大王该如何是好?综上所述,还是伐蜀万无一失。”司马错懂得中国人的规矩——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兔子急了也咬人,大家都眼巴巴看着的东西你不能先去拿,否则不是被骂就是被扁,最后是狂骂狂扁。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的“一错再错”中就深刻地分析了这个道理。看来,袁绍和董卓都没有看过《战国策》,没文化多可怕!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变通了这个例子。不过,当预期利益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丧心病狂,失去理智的。炒股不就是绿油油(狂跌)、血淋淋(割肉)的例子嘛。

秦惠王听完司马错的话,不禁交口称赞:“爱卿真是说到寡人的心坎坎里去了,就听你的。”张仪气得直翻白眼,但是也没有办法,估计他也得回家找个锥子,跟苏秦学习一下,去书本里找点智慧了。

果然,十个月后,拿下蜀国,并入秦国版图。秦国越加强大,更加鄙视山东诸国。由此可见,目标正确是多么重要。打谁,也是一个技术问题。

写到最后想起来了,攻打周朝王室好比是占领城市,而蜀国却是边远“农村”,照这样看来,历史很有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