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芈八子的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这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燕、赵两国一起,拥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为王。对他来讲,这也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机会。成功了,自己就是国君的舅舅。不成功?怎么能允许不成功?
经过长达三年争夺王位的“季君之乱”,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后胜出,由于秦宣太后在助子夺位的过程中,明智地创立了将军一职并由魏冉担任,她对亲党的合理利用得到了回报,嬴稷托母亲和舅舅的洪福,成为新一任秦王。于是,一个崭新的政治三角或者说四角形成:宣太后是实际的掌舵者,魏冉封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邓县),后来又加上陶邑(山东定陶)——这是宣太后的异父弟弟。还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芈戎,被封华阳君,封地先是陕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变成了河南密县。另外,宣太后母亲的族人向寿出任了秦国宰相。新任秦王的权力渺小得可怜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宣太后养“二爷”,秦王连个屁都不敢放的原因了。
至于宣太后的另两个儿子,当然更是要封。公子市封为泾阳君,封地在今陕西泾阳,后来又换了一块封地是宛(河南南阳);公子悝封为高陵君,封地在陕西高陵,后来又换封地为邓(河南郾城)。
而倒霉的公子壮、惠文后,以及其他的惠文王王子们,都被魏冉杀得干干净净——斩草除根是很必要的,武王后也被赶回了娘家魏国,真是倒霉。本来按照嫡长之分,先后顺序,怎么说也轮不着芈八子这个小小姬妾做大呀,可是权力向来青睐胆大敢干的人,所以她终于翻了身,并且成为了堂堂的秦国宣太后,她的儿子嬴稷也成为了秦昭王。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当然你也得有那个实力,否则就不是胆大而是犯虎,不是勇敢而是蛮干。胆大也是得有策略的!
女人要是玩起狠来,也够你喝一壶的。宣太后就这样登上权力的巅峰,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三十六年(也有说四十一年的)。为什么要再提宣太后?这是因为即将出场的一个人要议论的一些事儿与宣太后有关,与魏冉有关,与大秦的国运有关。
上天总是给你意外,也许伟大人物的命运会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出现而改变。
而此时,那个小人物却正在魏国经受巨大的考验,他被毒打之后扔进了茅坑里,生命岌岌可危。
三
在讲述这位神秘的“小人物”之前,需要补充介绍一下宣太后的功绩。秦国本就尚武,宣太后时代达到鼎盛,我们看“四贵”的那些封地,都是依靠武力从别的诸侯国抢夺来的。
可以说宣太后的人生是自由奔放的,她把一个女人该做的都做到了极致,并且充分利用了自己作为女人的全部优势。她用自己的成熟美貌和风情万种软化了义渠戎王复兴国家的野心,骁勇善战的英雄终究过不了美人关。
公元前306年,秦帝国,皇宫。
齐、楚、韩三国制订了联合作战计划,准备对付日益强大的秦国。而作为秦国的附属国,义渠国却在不断骚扰着秦国的后方,此时秦国可谓腹背受敌,面临着最大的考验。此时,义渠戎王来朝拜昭襄王,根本看不起这个类似于傀儡的君王,但是却被宣太后的美貌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