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秦王的“软肋”,他是想席卷天下,统一六国,但是无奈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先打谁,从哪里作突破口,确实是一个问题。此时的秦国好比是七大帮派里比较强大的一支,但是还没有实力将其余六派一网打尽。所以得逐个击破,至于怎么下手呢?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秦王的神色不由得一阵悲戚:莫非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范雎看出来秦王的神色,继续说:“臣为大王考虑,不如采取远交近攻的方略,即使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是实实在在地归入了秦国的版图。”(原文:“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范雎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跟“兔子不吃窝边草”不一样,这次秦国这只猛虎,要先从身边吃起;秦国即便是兔子,也是一只先从窝边草吃起的好兔子。
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这是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