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贰拾贰 盛怒之下你也得忍着(2)

我的战国我的策 作者:王立坤


这是什么?这就是语言的魔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也许有人说了,你在前文一顿说甜言蜜语的不好,这怎么又说到那个聪明人的话好了呢?而且夸得跟花一样。这是有区别的,我觉得这个聪明人的话说得确实有艺术性。那么,如果很不幸,你遇到了刁难,又没有人肯为你说好话,某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呢?

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有这么一个桥段:

有一次,乾隆与刘罗锅一起散步汨罗江畔,战国时候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便在此投江自杀。

乾隆与刘罗锅谈话时说:“父令子为子不为,这叫什么?”

刘罗锅回答说:“这叫不孝。”

“那么,君叫臣死臣不死,这又叫什么呢?”乾隆又接着问。

“这叫不忠。”

这时乾隆突然把话题一转,向刘罗锅道:“刘爱卿,你对朕忠不忠呢?”

刘罗锅马上警觉起来,忙问道:“不知陛下赐臣怎么去死?”

乾隆回答道:“这里就是汨罗江,朕就赐你投江自尽吧。”

刘罗锅慢慢走到江边,蹲下身,过了一会儿,又慢慢走了回来。

乾隆眯起眼睛刁难他:“刘爱卿,你怎么不死呢?你不自尽,岂不是对朕不忠?朕也会要你命的。”

刘罗锅从容地说:“我刚才在江边准备投下去时,屈原拦住我了,他不让我投江而死。”

乾隆感觉到很奇怪,就问他:“屈原为什么不让你死啊?”

刘罗锅说:“他告诉我‘我遇昏君而死,而你遇明君,不该死’。”

乾隆一听,心想:好你个罗锅子!你真要死了,我不就成了昏君了吗?只好无可奈何地说:“朕只不过是要试试你的忠心罢了,并不是真的要你死啊!”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在这里,刘罗锅以自己的巧辩驳回了乾隆的刁难,真可谓机智过人啊!刘罗锅就是巧妙地展开“自救”工作,使其不敢让自己去死。昏君的名声是乾隆爷愿意背负的吗?职场上,你肯定会有遇到别人刁难的时候,此时,就应当以你的智慧巧辩,将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达到说服他人、保全自己的目的。即便盛怒下,你也得给我消停地忍着,因为我的话说得华丽,也说得绵里藏针,让你左右为难。

总结经验之谈如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