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将军停下手中忙碌的工作,眼光注视着我,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总统的话令人深思。而其母校哈佛大学商学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也印证了总统的话。哈佛商学院调查了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3%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起家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生活需要目标的激励如果你没有愿望,就没有目标刺激你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如果没有刺激,你就不会有任何动力去完成某些事情。当就业成为一种需要,希望你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那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的求学生活。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前进的目标,才会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在美国西北部蒙大拿的达比镇,人们好多年都习惯于仰望那座晶山。晶山之所以获得这个名称,是因为它被侵蚀后暴露出一条凸出的狭窄部分,那里布满微微发光的晶体,看上去有点像岩盐。早在1937年,这里就修建了一条直接越过这块出露岩层的小径。但是此后一直到1951年,并没有一个人认真地弯下身子去捡起一块发亮的矿岩石,好好地把它观察一下。
1951年,达比镇居民康赖和汤普森在一次矿物展中看到了这种矿石标本,标本上附有一张卡片说明它的用途,他们便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权。汤普森把矿石的样品送到斯波堪城的矿务局,并要矿务局派一名检验员来察看一种“储量巨大”的矿物。1951年的下半年,矿务局派了一部推土机上山采取矿石样品并进行分析,认定这里确是极有价值的世界最大的铁矿储藏地之一。直至今日,一些沉重的运土卡车仍旧奋力登山,载着极为沉重的矿石慢慢下山;而在山下等待它们的是手中拿着支票的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政府的代表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就拥有钻石宝藏。你身上的钻石宝藏就是潜力和能力,它们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所必须做到的,就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劳。只有傻子才肯舍弃眼前生活,而另去那个虚无飘渺的远方,做好高骛远、不着边际的追求者。只要你不懈地挖掘自己的钻石宝藏,不懈地运用自己的潜能,你就能够做好你想做的一切,你就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