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不,有时会想着这样叫的。去年上京谒见的时候,也像今天一样,你煮的茶,我与兴秋殿下相对品茗。就在当场决定,把你作为亲侄女儿,接了来家。”
“可不是吗!当时我还舍不得离开京城,但想起爸爸坚定的决心和深厚的慈爱……可是到了这里,能做伯父的侄女儿,现在我真替自己庆幸哪。伯父,请你永远,永远,叫我阿悠……”
“哦,不错,阿悠是我的侄女,是已死的嫂子的纪念,是姓长冈的我家女儿。我想让你的那份天才尽量发挥,同时也是我奉献给失意的兴秋殿下的情谊……”佐渡兴奋地,真挚地说道。
现在,府中和家中的上下人们,都以为悠姬是佐渡的亲侄女,称她悠小姐;但事实上,她是主公忠兴侯的次子兴秋的独生女儿。兴秋是细川一族中唯一忠于丰臣的人,在细川家当然是一个叛徒。关原战后,被父亲忠兴驱逐出门,绝了父子之情,以浪人之身隐居京师。
他今年三十七岁,长佐渡两岁。佐渡的夫人是兴秋之妹,郎舅之间是肝胆相照的莫逆之交。兴秋做了浪人之后,佐渡每次上京引见,必定去叩访他的隐居之处,一年四季,还偷偷地派人送钱接济用度。
去年九月,佐渡代表忠兴上江户将军府谒见的时候,顺路去叩访兴秋。两个知心的朋友,彼此不提时事,只是叫阿悠煮茶品茗,闲话故旧。这时,兴秋突然一本正经地说:“佐渡,你能不能把阿悠接去?”
“什么,主公?这又为何……”
“身如漂萍,前途的命运不言可喻。做父亲的,实在不忍这孩子也跟着自己惨淡一生。”
兴秋的慈父之心,深深地使佐渡感动。前年悼亡,现在兴秋只剩下父女二人相依为命。他是爱子心切,才能下得了这样哀痛的决心。
“阿悠,到佐渡家去吧。”
兴秋又朝阿悠说。阿悠一瞬不转,呆呆地望着父亲。这以后,三人又商量了好久,阿悠终于点头,答应到佐渡家去了。这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给父亲自由,能无挂牵地朝着信念迈进。
佐渡也答应了。这是因为他不仅为兴秋的慈父之心所打动,也为了悠姬得天独厚的才气。不论书法、绘画,她都使业师光悦为之惊叹不已。佐渡爱惜她的才气,很想在险恶的世路以外,让她发挥天赋之才。
佐渡就此到了江户,一个月后,归途再访兴秋,把悠姬带回小仓。当然,对于悠姬的身世是严守秘密的,对忠兴也只说是前年亡故的嫁在乌丸家的胞姐遗孤,给蒙混过去了。
他礼聘本藩的学者、文人,负责悠姬的教育。
她的美貌和才能,很快便在府中传开,成为青年们憧憬的对象。寺尾新太郎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佐渡对悠姬却寄以无穷的奢望:把她教养成才色兼备的女性,遣嫁大国为王侯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