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了追求个性发展而和这个体系决裂甚至退学的朋友们,成功的案例也是有的——据说雪村就是从北大德语系退学的——但他们付出的人生代价往往实在太大。虽然这从反面说明了中国教育体制需要改革的急迫性,但也从正面说明,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也不要让这个世界摧毁我们,而是让我们在利用这个世界的同时,让自己改变自己!
因为有上述这些阻碍新物种壮大繁荣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与教育政策,所以像你这样的新物种在当今中国还是稀有动物。也许对于你这样一个个体来说,未来的道路已趋于平坦,但对于整个物种而言,前途依然存在着无数的坎坷。所以我也才会在那篇咨询手记的文末写道:“一个新物种已经诞生,但他成长的道路,依然充满风雨的考验……”
在我过去写作的几本书里,对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个性化人生设计曾提出过一套原则性的方案:
1 假如你真的想从事的职业与你的专业毫无关系,同时转系和转学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话,可以考虑转系转学,学你喜欢的任何专业。
2 如果转系转学是一种实在耗费气力并且难以实现的目标,那么尝试读一个与你喜欢的职业有关的双学位。
3 如果读双学位也做不到,那么,你就应该多进修和旁听一些与你希望从事的职业有关的专业课程。
4 如果本校不提供你想学的课程,可以到兄弟院校去旁听嘛!(当年的我在音乐学院三四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做不了谭盾、叶小刚时,就开始到北京大学听课。这个经历影响了我一生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因为我的就业和职业,是在北大和新东方做教师,我的事业,是关注当代青年的教育与就业发展问题。)
5 积极参加校园学生活动,课外活动——这是大学生活最最重要的第二课堂。
6 在做着上述努力的同时,努力培养自己爱与人打交道、爱交际、爱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未来人才决定性的素质,包括表现自己的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如开水的最后二十度,能让你的人生沸腾起来!
在与你聊过之后,我想可以在上述方案中再加上一条:
7 尽早从事各种形式的企业实习活动,甚至尝试自主创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了解市场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这是中国大学生迅速成长为职场新物种最直接、最简捷的不二法门!
我曾经数次目睹过类似你这样的新物种诞生却又中途夭折的故事,我也曾感到无能为力、感到悲从心起。比如,熟悉我那本《图穷对话录》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那个我称之为“杭州比尔?盖茨”的孙小光。他的经历和你颇有几分相似。他在大三时成为杭州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任职期间,与当地企业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在他的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帮助和推动下,孙小光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公司,他和论文导师是这个高科技公司的法人和大股东,但他本人是总经理。他以这个公司的名义,接下了好几个网络工程的合同。到毕业时,孙小光不仅带着他学生会那些积极分子的伙伴赚了不少钱,他自己也成了半个百万富翁!
但孙小光的悲剧也是人所共知的。他的父亲——一个拥有二百五十万百姓的地方官——坚持要他放弃公司去美国留学。因为让儿子留学,是他本人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做人面子、教子哲学的一部分。在孙书记无坚不摧的意志面前,我这个人生设计大师终于败下阵来。他的儿子,一个未来的“比尔?盖茨”,就这样被他老人家亲手葬送了!在孙书记的背后,其实是那个总是企图扼杀新物种的老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