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2)
当这股风潮来到英国时,像法国人一样,英国人也被这种离奇的计划所迷惑,千万双眼睛中饱含欣喜,仿佛看到了一幅金银财宝铺面而来的景象。
然而与法国不同的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骨子里那种强烈的理性成分发挥了作用,除了一部分从始至终持反对意见的当权者之外,即使是普通民众,也没有完全参与到这场疯狂游戏中去。
这也正是为什么法国人的疯狂持续了整整四年,而闹剧只在英国进行了八个月的原因所在。
关于民族这一因素的作用,以后还会有所涉及,我们在这里需要了解的,是它对各民族群体气质特征的影响,事实上,正是这种影响存在着差别,才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格局。
(3)第二条导火索:传统
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就构成了传统。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因此也可以说,传统是民族的特性之一,这种东西很难发生改变,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一点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说明,最近在生物学上出现了新的研究成果,从胚胎学的角度证明了过去的时间对生物进化的巨大影响,从此之后,生物学的研究就云开雾明。
假如我们把这种理论移植到历史科学中,结果又会如何呢?
我们可以把民族看成单个的生物,那么这样一来,它就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体。
如果它是有机体,那么它就像其他有机体一样,只能通过缓慢的遗传积累过程发生变化。
因此,一个民族的传统是极其稳定的,除了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人们没办法对它做什么改变,就如同喀斯特地貌中的钟乳岩——需要长年累月的物质沉淀,一旦形成之后,又很难被腐蚀损坏。
传统不仅稳定,而且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特别是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对这种状况不必感到遗憾。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人类是依附传统而存在的,因为只要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就都不可能保存下去。
为了保持传统,自从有人类以来,他们就在进行着两大努力,一是建立传统,二是当有益的成果已变得破败不堪时,人类社会便努力摧毁这种传统。
无论是新传统还是旧传统,倘若没有一个传统存在,文明就不可能延续,而如果没有新的传统,文明也不可能进步。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困境——如何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
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中国是这方面的典型,它死气沉沉的固有习俗,使得整个国家没有任何改进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对被打碎的事物撒手不管,让无政府状态来取代衰败。
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同时又用不易察觉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加以改进。
这个理想非常不容易实现,因为在稳定与变革之间求得那个平衡点是很困难的事情,使它变成现实的几乎只有古罗马人和近代英国人。更何况,群体会本能地对一切变革进行阻挠。
我们在前文中论述过,群体是最保守的势力,正因为如此,群体才会死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极其顽固地反对变革传统观念。
当这股风潮来到英国时,像法国人一样,英国人也被这种离奇的计划所迷惑,千万双眼睛中饱含欣喜,仿佛看到了一幅金银财宝铺面而来的景象。
然而与法国不同的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骨子里那种强烈的理性成分发挥了作用,除了一部分从始至终持反对意见的当权者之外,即使是普通民众,也没有完全参与到这场疯狂游戏中去。
这也正是为什么法国人的疯狂持续了整整四年,而闹剧只在英国进行了八个月的原因所在。
关于民族这一因素的作用,以后还会有所涉及,我们在这里需要了解的,是它对各民族群体气质特征的影响,事实上,正是这种影响存在着差别,才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格局。
(3)第二条导火索:传统
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就构成了传统。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因此也可以说,传统是民族的特性之一,这种东西很难发生改变,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一点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说明,最近在生物学上出现了新的研究成果,从胚胎学的角度证明了过去的时间对生物进化的巨大影响,从此之后,生物学的研究就云开雾明。
假如我们把这种理论移植到历史科学中,结果又会如何呢?
我们可以把民族看成单个的生物,那么这样一来,它就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个有机体。
如果它是有机体,那么它就像其他有机体一样,只能通过缓慢的遗传积累过程发生变化。
因此,一个民族的传统是极其稳定的,除了一些名称和外在形式,人们没办法对它做什么改变,就如同喀斯特地貌中的钟乳岩——需要长年累月的物质沉淀,一旦形成之后,又很难被腐蚀损坏。
传统不仅稳定,而且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特别是当他们形成群体时就更是如此。对这种状况不必感到遗憾。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
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人类是依附传统而存在的,因为只要脱离了传统,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就都不可能保存下去。
为了保持传统,自从有人类以来,他们就在进行着两大努力,一是建立传统,二是当有益的成果已变得破败不堪时,人类社会便努力摧毁这种传统。
无论是新传统还是旧传统,倘若没有一个传统存在,文明就不可能延续,而如果没有新的传统,文明也不可能进步。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困境——如何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
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牢固,它便不会再发生变化,中国是这方面的典型,它死气沉沉的固有习俗,使得整个国家没有任何改进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少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碎的锁链被重新拼接在一起,让整个过去原封不动地再现,或者是对被打碎的事物撒手不管,让无政府状态来取代衰败。
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保留过去的制度,同时又用不易察觉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加以改进。
这个理想非常不容易实现,因为在稳定与变革之间求得那个平衡点是很困难的事情,使它变成现实的几乎只有古罗马人和近代英国人。更何况,群体会本能地对一切变革进行阻挠。
我们在前文中论述过,群体是最保守的势力,正因为如此,群体才会死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极其顽固地反对变革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