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4)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长达一个世纪的情绪积累,西方世界也不可能在仓促之间有此决定。而如果没有几个世纪的杀戮与牺牲,西方的民众也绝不会意识到这样的集体狂热有多荒谬。
因此,时间是我们最可靠的主人,为了看到一切事物有何变化,应当让它自由地发挥作用。
没有哪种统治形式可以一夜之间建立起来。政治和社会组织是需要数百年才能打造出来的产物。封建制度在建立起它的典章之前,经历了数百年毫无秩序的混乱。绝对君权也是在存在了数百年后,才找到了统治的成规。而这些等待的时期往往是极为动荡的。
正因为如此,面对今天群众可怕的抱负以及它所预示的破坏和骚乱,我们深感不安。要想看到平衡的恢复,除了依靠时间,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5)第四条导火索: 政治和社会制度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制度能够改革社会的弊端。
各种社会学说都有同样的看法:改进制度与统治可以为国家带来进步,社会变革可以用各种命令来实现。
现在我们要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乃是一系列严重的谬见。因为制度与制度之间,根本不存在好和坏的区别。
我们知道,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
我们又知道,观念、感情和习俗是相当稳定的东西,绝不会随着改写法典而被一并改写。
这样一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就无法随意选择自己的制度,就像它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一样。
既然制度和政府都是民族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绝对不可能创造某个时代,只能被这个时代所创造。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民族性格,对各民族的统治,不是根据他们一时的奇思怪想,而是他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他们要怎样被统治。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改造它也同样如此。
现在我们知道了,世界上既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好制度,也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坏制度。而各种制度也没有固有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
正因为如此,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共和制要比君主制来得民主,因此共和国的人民也就要比君主国的人民幸福。可实际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英国这个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至今还生活在君主制的统治之下,反倒是那些拉丁美洲与非洲的所谓民主共和国,常常表现出十分嚣张的专制压迫主义。尽管这些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也制定了共和国的宪法,可决定着各民族命运的是它们的性格,而不是它们的政府。
这样看来,把时间浪费在炮制各种煞有介事的宪法上,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戏,是无知的修辞学家毫无用处的劳动。能够决定制度是否完善的因素,除了实用和时间之外别无他物。
因此,我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像英国人一样,束手让这两个因素来发挥作用。
当众多的拉美国家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后,它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效仿美国,一拥而上发疯般制定宪法文本,而结果却变得十分糟糕。
这样看来,政治家们在调整制度的时候,应当遵循着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实用为制定依据,而不是想当然的推理,更不是机械的照搬。
二:不要考虑是否严谨对称,而是考虑它是否行之有效、方便实用。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长达一个世纪的情绪积累,西方世界也不可能在仓促之间有此决定。而如果没有几个世纪的杀戮与牺牲,西方的民众也绝不会意识到这样的集体狂热有多荒谬。
因此,时间是我们最可靠的主人,为了看到一切事物有何变化,应当让它自由地发挥作用。
没有哪种统治形式可以一夜之间建立起来。政治和社会组织是需要数百年才能打造出来的产物。封建制度在建立起它的典章之前,经历了数百年毫无秩序的混乱。绝对君权也是在存在了数百年后,才找到了统治的成规。而这些等待的时期往往是极为动荡的。
正因为如此,面对今天群众可怕的抱负以及它所预示的破坏和骚乱,我们深感不安。要想看到平衡的恢复,除了依靠时间,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5)第四条导火索: 政治和社会制度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制度能够改革社会的弊端。
各种社会学说都有同样的看法:改进制度与统治可以为国家带来进步,社会变革可以用各种命令来实现。
现在我们要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乃是一系列严重的谬见。因为制度与制度之间,根本不存在好和坏的区别。
我们知道,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
我们又知道,观念、感情和习俗是相当稳定的东西,绝不会随着改写法典而被一并改写。
这样一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就无法随意选择自己的制度,就像它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一样。
既然制度和政府都是民族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绝对不可能创造某个时代,只能被这个时代所创造。
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民族性格,对各民族的统治,不是根据他们一时的奇思怪想,而是他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他们要怎样被统治。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改造它也同样如此。
现在我们知道了,世界上既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好制度,也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坏制度。而各种制度也没有固有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
正因为如此,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共和制要比君主制来得民主,因此共和国的人民也就要比君主国的人民幸福。可实际上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英国这个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至今还生活在君主制的统治之下,反倒是那些拉丁美洲与非洲的所谓民主共和国,常常表现出十分嚣张的专制压迫主义。尽管这些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也制定了共和国的宪法,可决定着各民族命运的是它们的性格,而不是它们的政府。
这样看来,把时间浪费在炮制各种煞有介事的宪法上,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戏,是无知的修辞学家毫无用处的劳动。能够决定制度是否完善的因素,除了实用和时间之外别无他物。
因此,我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像英国人一样,束手让这两个因素来发挥作用。
当众多的拉美国家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后,它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效仿美国,一拥而上发疯般制定宪法文本,而结果却变得十分糟糕。
这样看来,政治家们在调整制度的时候,应当遵循着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实用为制定依据,而不是想当然的推理,更不是机械的照搬。
二:不要考虑是否严谨对称,而是考虑它是否行之有效、方便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