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奕辰 坚持·勇气·责任(3)

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 作者:俞敏洪


   刘奕辰 坚持·勇气·责任(3)
  
  在美国的那段时期,不同的文化、思维给予我很大的冲击。我看到了美国学生的另一种学习状态和美国人的生活状态。
  
  例如在学习方面,外界予以美国学生的压力很小,他们处于很自由的一个环境。这样一方面使得他们学习的出发点减少了许多功利色彩,他们并不是“为了谁”或者“为了什么”而学习的。他们的学习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太过随意,却没有勉强。在这样的一个放松的环境下,天性很少被压抑,他们的投入不只是在做一件事情而是带有热情的。这样的热情看似十分抽象却能够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在美国的课堂上,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有他们鲜明的个人立场与他们的包容态度。老师的授课都是讲座式的,比如历史课今天围绕这个主题,就会找许多资料,他们也有教科书,但是基本不按照书来讲,考试也不照着书考。甚至好多人上课都不带书。有的时候课程讲到了某个时期,老师可能放一个资料片,有可能好几节课都在看资料片。比如一个黑人老师讲到黑奴的时候,放了很多资料片。因为他自己也是黑人,对这方面感触比较深,就讲了很长时间。老师讲课的内容是随心所欲的,跟课本没有什么关系,老师讲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每个老师的见解都是不同的。尤其像历史、英语这方面,很多都是老师主观的想法。
  
  同学对于老师的观点未必会认同,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样也都是主观的。考试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没有对错,就看你的想法,当然历史史实你必须得了解。那时英语课的老师以前参加过战争,他当时是越南战场上的步兵,后来当飞行员。在他的课堂上,他大多都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既然书籍讲的是战争经历,他讲的也是战争经历,那么他讲课大家也不觉得跑题了,美国人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许,许多人以为,出国交流主要是在知识层面上的,是十分艰苦的。但是一旦你真的参与到其中你就会发现,有许多有趣的事情。交流的目的是学习,但是交流的过程同样可以轻松愉快。
  
  比如说不同国家的英语就十分有趣。不同国家的英语同样也是不一样的,在你听来甚至许多都不能被称之为英语。印度人的英语、非洲人的英语、迪拜人的英语和美国人的英语、英国人的英语都不一样,差得很远很远。甚至中国大陆英语和香港的英语、台湾的英语都不一样,都各有特色。我对这个印象极深,每次大家在一块讨论,就会汇集了各种语调的英语,但是基本上都能听懂。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很好笑,但渐渐地也就适应了。很少有人真的能够做到说一口不带自己国家特色的英语,这也是语言与文化的一种神奇的联系。
  
  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话题都是十分广泛的,大家由陌生到熟悉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一方面,这是由于大家都是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是共通的,比如小说、电影、电视剧,等等。有的时候我们会对彼此国家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也会得到很多的乐趣。比如,不同国家的警车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现在已经不大记得当时怎么谈到这个话题的了,但交谈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十分兴奋的。比如中国用的警车是现代,好一点是帕萨特,美国则是福特、维多利亚皇冠。无论哪个国家,它的警车都特别有特色,特别经典。例如,迪拜警车一般都是保时捷。英国、日本也都有不同的警车类型。这样的一种对比并不是用此去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条件,而是每个国家在选择警车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国家态度,这也是国家的一种文化。诸如此类的话题还有住房、整体环境等。这些讨论是十分随意的,但是也更能生动地挖掘出大量的信息,是我交流收获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讨论、合作的过程也是彼此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这样大家相处的一个下午可能比在平常生活里相处一周更能够深入地去了解对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与这个人的性格、习惯都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很快我们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波士顿,我则强烈地感受到美国人的包容力和生活的“平淡”。 我在波士顿的交流住家,父亲是个律师,母亲是个教师,她做教师以前也是一名律师,哥哥也还是做律师的。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家庭法律气氛很浓,交流的许多话题也都与法律有关。法律方面我不太懂,但他们每天吃饭的时候会聊天,我可以感受到对于许多问题,他们都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说是法庭辩论似的,但他们都十分尊重对方的看法,无论是谁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非常有趣的是,爸爸和妈妈的政治观点不一样,一个支持希拉里,一个支持奥巴马。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因为这个引发争吵,但是他们吵归吵,吃完饭就和解了,他们可以容忍对方的观点跟自己不一样,就算在一个家里也不能去强迫。
  
  而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从容不迫的,不会特着急做一件事情。我们经常遇到问题习惯马上解决,而且越快越好,而他们则完全不是这样。而且他们很少为突发事件让路,也很少有对“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慨叹。比如,有3天假期,在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即便是上司临时通知安排工作,他们也有权利不去,更没有加班这一说。
  
  在中国我们似乎习惯了“追赶”生活,大街上随处可见一群群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却很少有人去真正地享受“生活”,也很难放慢生活的速度。我知道这与物质生活水平有着必然的关系,我也并不是完全推崇这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但它至少让我有机会去重新审视自己平时的一些想法,让我在急躁的时候能够有所意识,并且尽力地去调节,维持心态上的平和。这对于我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从美国交换回来,我感觉到自己有些赶不上学校的进度。出国交换的经历让我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新的设想,却并不是十分明晰。当时我有些犹豫和茫然,有些想出国,但又不能确定。而且学校的课还一直跟着,成绩却没有以前好。这并不是说分数或者排名上退步了多少,主要是一种心理落差,会让我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时候,强大的内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鼓起勇气,为自己的人生做好选择,并重新振作为之拼搏。
  
  在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申请文章方面,密歇根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要求你描述最大的挫折,我当时就写了我所做的医学实验,因为医学实验遇到了很多阻碍,比如说取样的时候样本坏了,或者你取样之后,配药必须是无菌实验这个也很难操作。当时反复做了很多次,因为配药是很多种物质一同配起来的,在分子生物实验室,要求不能有任何污染,而且药的成分要自己调整,你要扩充不同的基因,也就需要不一样的引入,所以只能自己研究。实验是通过一个凝胶电泳,通过两个电级扩充出来的东西扩开成像,所以一般一做研究就是一天。一个周期得三四小时,又会经常失败,刚开始基本没有成功过,都是在失败中摸索。当时还有两个别的同学一起做这个实验,有些药剂我们一直配不出来,一直在不断地查书,后来慢慢才清楚。
  
  这一段经历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不仅要有魄力去决定自己的未来,还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填补差距,实现目标。我十分喜欢海明威的作品,而《老人与海》里圣地亚哥说的那句话也时时地激励着我--“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在海明威的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叫做《再见了,武器》,语言十分平实,里面充满了对人性的审视和对战争的反思。对于历史,我了解的并不多,但通过海明威的书我能够间接地了解到战争带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至整个人类的创伤。我认为海明威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这不只体现在写作技巧更在于他的主题或者说是他的出发点。他并不只是在为个人或者为某些人写作,他的写作对象是人类和整个人类社会,可以说海明威是为人生写作也是为人间写作。他是一个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作家,这也是他最令我钦佩的地方。
  
  我在高中的时候,参加过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叫GYLC,这是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国会底下的一个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挑一些有代表性的高中生,每期有几百个人,活动目的是培养领导力。他们通过组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锻炼思维和多种综合能力。比如今天讨论:假设20年后会发生的国际性重大问题,你作为世界的领导者将要如何解决。每个参与活动的人各代表不同的国家。我们那期是分成12个国家,每个国家有十几个代表。首先在小组里面,代表一个国家内部讨论,针对这个事情我们应该什么态度,跟我们国家利益有什么关系,之后各个国家的小组再模拟国际会议的场景,进行洽谈和磋商。我当时代表巴西,之前我对这个国家也并不太了解,但通过这个活动,我对巴西有了新的认识。
  
  在GYLC,针对20年后的巴西可能面对的问题作了许多假设。其中有一个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问题与中国有关系,主要是关于南海的争端问题,对中国和新加坡、中国和东盟五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其实本质上说我们是在探讨对中国南沙群岛管理权的问题。因为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它之前和东盟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些国家和组织有很多来往。他们的总统卢拉来了中国几次,中国也又多次回访,两个国家是一种合作关系。考虑到这些因素,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得失。所以,你必须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立场,或者中立。最后,我们的决定也是保持中立。因为所有国家之间都是有利益关系的,比如贸易往来、政治利益关系。如果站在这方,就会失去另一方。巴西是比较小的国家,它跟美国、英国不一样,美国、英国都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其他相对小的国家选择站在什么立场则要艰难一些,或者说更多的时候是在考虑他们是与谁站在同一个立场。
  
  当时我们组的成员大概有20个人,共同代表巴西参加讨论,并从巴西这个国家的角度出发,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我们曾经设计了一个跟石油有关系的问题。OPEC国际石油组织涨油价、降油价,其实都跟巴西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它是其中一部分,也就如上所说是相当于选择一个立场,跟谁站在一起,主要是政治立场上的选择。
  
  在这个活动之前,我对政治利益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参加这个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而且与模联相比它更加激烈,也更全面。因为你要站在代表国家的角度要考虑综合利益,模联则更偏重政治上的考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