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当伊达军攻陷岩角城时,大内定纲也已经不在小滨城了。
伊达军万万没有想到,芦名家的部队居然也会不战而退。无可讳言地,这是他们的疏忽。换句话说,在伊达军占领岩角城的同时,小滨城也已成为一座空城,而定纲则成了漏网之鱼。
九月二十六日当天
“连家臣一并带走,与芦名一起逃往二本松去了。”
由俘虏口中得知此事的政宗,不禁气得咬牙切齿,内心感觉非常懊恼。
“好!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改变预定的计划吧!原先我打算今年进攻到小滨为止,现在则必须一举扫平二本松了。”
政宗毕竟还很年轻,因而始终认为舍弃城池、家臣的大内定纲,一定会停留在二本松……然而他的估计却出了差错。原来定纲早已看清 山义继所在的二本松城也岌岌可危的事实,于是又和芦名势一起逃往黑川城去了……
五
对大内定纲的遁走最感吃惊的,莫过于二本松的 山义继。他也知道,获得胜利的伊达军绝不会就此驻守在小滨城的本阵,而会继续朝二本松进攻。
更令他感到忧惧的是,敌人除了伊达势之外,还加上了田村家的兵力。而在自己这一方面,原本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势力,如今都已成为伊达家的属臣,而且大内的势力已经全部丧失,甚至连芦名家的部队也已经离去。
“如此一来,必然会遭遇重大的挫败。”
如果大内定纲逃到二本松的话,那么义继还可以割下他的首级作为献礼,向伊达军求和,然而定纲却和芦名势一起消失了。
(看来定必败无疑了……)
为今之计,除了投降以外别无他法。
在小滨城这方面,由于城内建有上下二馆,因而辉宗父子决定暂时住在此地。其中,上馆称为宫之森,由隐居的辉宗居住,而政宗则在下馆运筹帷幄。
“不论对方肯不肯原谅,我都必须出面请降才行。”
既然要请降,那么与其和当主政宗商量,倒不如和隐居的辉宗商量比较有利。在得知义继有意请降之后,家老新国弹正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他直接请求辉宗原谅。不过,辉宗认为既然已经把家督之职交给政宗,就不应该再插手其间,故而拒绝与他见面。眼见事已至此,义继只好转而请托藤五郎成实之父伊达实元代为说项。
“由于我们与田村家素有宿怨,因而一直与伊达家为敌。但是,前年我们也曾为伊达家略尽绵薄之力,所以希望政宗殿下能够舍去旧怨,原谅我们,让我们成为伊达家的部下。”
实元和辉宗一样,都是老好人,果然把这番话转达给政宗。
“什么?义继想要成为伊达家的家臣?”
“是的。由此可见他已经被殿下的威力给震慑住,故而自动前来请降。”
“你告诉他,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如今,只要我一声令下,二本松城立刻就会被夷为平地。不过,如果他是真心想要投降的话,那么就带着大内定纲的首级来见我?
“可是,定纲已经逃往黑川去了呀!”
“那么我就只好讨平他啦!不论是在小手森或大羽内之战,义继都不可能获胜,所以叫他废话少说,等着领死吧!”
这时,政宗突然又改变态度说道……
“好吧!既然他一直请求我方原谅,那么你就告诉他,从今以后他的领土南到杉田川、北到油井川为界,而且必须交出儿子作为人质,如此我就答应让他成为伊达的家臣。”
这个让步似乎颇令人欣慰的,但事实上,一旦 山义继真的答应政宗的要求,将领地缩小至南到杉田川、北到油井川的范围之内,则仅足以供养义继一族而已。面对如此辛辣的揶揄,义继垂头丧气地陷入沉思当中。
“如何?你愿意成为伊达的家臣吗?”
老好人实元丝毫不曾察觉这是政宗拒绝对方的借口,然而 山义继却已经感受到了。
(政宗根本不肯原谅我!)
这么一来,便只有殊死一战了,但那只是自取灭亡而已……
“我先和家臣们商量、商量,然后再回答你吧!”
义继脸色苍白地向实元告辞,并立即赶回二本松与新国弹正密谈。密谈大约半小时后,义继召来嫡子国王丸恳谈一番,最后终于率领将士三十六人再度来到小滨城。这次他并没有会见伊达实元,而是与伊达家老远藤基信会面,正式向他请降。
基信并不知道实元与义继会面之事,因而再度把义继请降之言原原本本地告诉政宗。政宗以罕见的严厉态度斥责基信。
“这些话他早就透过实元告诉我了,而我也已经透过实元拒绝了他的请求。这家伙怎可能诚心投降呢?我看一定又在使什么诡计了。”
诡计……一旦发觉不对,就会立即检讨所有可能,这就是政宗的个性。然而此时政宗并未花费心思去分析义继会使什么诡计,因为他根本不打算原谅对方。
令人意外的是,义继又请出了辉宗充作说客。
从基信那儿回来以后,义继再度与实元见面,并且泪眼婆娑地请求实元帮忙。
“我们只拥有一座小城,因而必须依附其他的强者才能生存下来。事实上,我们又何尝愿意与人争名夺利呢?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为了生存,二本松曾两度臣属于芦名及佐竹,如今我们愿意痛改前非,把这里献给伊达殿下,并对天发誓永远效忠伊达。希望你能念在我们诚心悔改的份上,把过去的仇恨一笔勾销吧…?
实元和基信两人一道前往上馆,将义继这番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辉宗。
这时,辉宗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他让义继在外等候消息,自己则亲自来到下馆会见政宗。“虽然我曾表示不再干涉你的决定,但是古语有言:‘穷寇莫追’,如今既然 山义继已经诚心悔改,你又何苦坚持己见?怎么样,就原谅他吧?”
政宗哑然望着父亲。对于这个从不知怀疑他人的好好先生,政宗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正因为父亲的心肠太好,所以部下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他,然而他却不知道记取教训。
“怎么样?你是不是认为我不应该干预你的决定?”
“……”
伊达军万万没有想到,芦名家的部队居然也会不战而退。无可讳言地,这是他们的疏忽。换句话说,在伊达军占领岩角城的同时,小滨城也已成为一座空城,而定纲则成了漏网之鱼。
九月二十六日当天
“连家臣一并带走,与芦名一起逃往二本松去了。”
由俘虏口中得知此事的政宗,不禁气得咬牙切齿,内心感觉非常懊恼。
“好!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改变预定的计划吧!原先我打算今年进攻到小滨为止,现在则必须一举扫平二本松了。”
政宗毕竟还很年轻,因而始终认为舍弃城池、家臣的大内定纲,一定会停留在二本松……然而他的估计却出了差错。原来定纲早已看清 山义继所在的二本松城也岌岌可危的事实,于是又和芦名势一起逃往黑川城去了……
五
对大内定纲的遁走最感吃惊的,莫过于二本松的 山义继。他也知道,获得胜利的伊达军绝不会就此驻守在小滨城的本阵,而会继续朝二本松进攻。
更令他感到忧惧的是,敌人除了伊达势之外,还加上了田村家的兵力。而在自己这一方面,原本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势力,如今都已成为伊达家的属臣,而且大内的势力已经全部丧失,甚至连芦名家的部队也已经离去。
“如此一来,必然会遭遇重大的挫败。”
如果大内定纲逃到二本松的话,那么义继还可以割下他的首级作为献礼,向伊达军求和,然而定纲却和芦名势一起消失了。
(看来定必败无疑了……)
为今之计,除了投降以外别无他法。
在小滨城这方面,由于城内建有上下二馆,因而辉宗父子决定暂时住在此地。其中,上馆称为宫之森,由隐居的辉宗居住,而政宗则在下馆运筹帷幄。
“不论对方肯不肯原谅,我都必须出面请降才行。”
既然要请降,那么与其和当主政宗商量,倒不如和隐居的辉宗商量比较有利。在得知义继有意请降之后,家老新国弹正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他直接请求辉宗原谅。不过,辉宗认为既然已经把家督之职交给政宗,就不应该再插手其间,故而拒绝与他见面。眼见事已至此,义继只好转而请托藤五郎成实之父伊达实元代为说项。
“由于我们与田村家素有宿怨,因而一直与伊达家为敌。但是,前年我们也曾为伊达家略尽绵薄之力,所以希望政宗殿下能够舍去旧怨,原谅我们,让我们成为伊达家的部下。”
实元和辉宗一样,都是老好人,果然把这番话转达给政宗。
“什么?义继想要成为伊达家的家臣?”
“是的。由此可见他已经被殿下的威力给震慑住,故而自动前来请降。”
“你告诉他,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如今,只要我一声令下,二本松城立刻就会被夷为平地。不过,如果他是真心想要投降的话,那么就带着大内定纲的首级来见我?
“可是,定纲已经逃往黑川去了呀!”
“那么我就只好讨平他啦!不论是在小手森或大羽内之战,义继都不可能获胜,所以叫他废话少说,等着领死吧!”
这时,政宗突然又改变态度说道……
“好吧!既然他一直请求我方原谅,那么你就告诉他,从今以后他的领土南到杉田川、北到油井川为界,而且必须交出儿子作为人质,如此我就答应让他成为伊达的家臣。”
这个让步似乎颇令人欣慰的,但事实上,一旦 山义继真的答应政宗的要求,将领地缩小至南到杉田川、北到油井川的范围之内,则仅足以供养义继一族而已。面对如此辛辣的揶揄,义继垂头丧气地陷入沉思当中。
“如何?你愿意成为伊达的家臣吗?”
老好人实元丝毫不曾察觉这是政宗拒绝对方的借口,然而 山义继却已经感受到了。
(政宗根本不肯原谅我!)
这么一来,便只有殊死一战了,但那只是自取灭亡而已……
“我先和家臣们商量、商量,然后再回答你吧!”
义继脸色苍白地向实元告辞,并立即赶回二本松与新国弹正密谈。密谈大约半小时后,义继召来嫡子国王丸恳谈一番,最后终于率领将士三十六人再度来到小滨城。这次他并没有会见伊达实元,而是与伊达家老远藤基信会面,正式向他请降。
基信并不知道实元与义继会面之事,因而再度把义继请降之言原原本本地告诉政宗。政宗以罕见的严厉态度斥责基信。
“这些话他早就透过实元告诉我了,而我也已经透过实元拒绝了他的请求。这家伙怎可能诚心投降呢?我看一定又在使什么诡计了。”
诡计……一旦发觉不对,就会立即检讨所有可能,这就是政宗的个性。然而此时政宗并未花费心思去分析义继会使什么诡计,因为他根本不打算原谅对方。
令人意外的是,义继又请出了辉宗充作说客。
从基信那儿回来以后,义继再度与实元见面,并且泪眼婆娑地请求实元帮忙。
“我们只拥有一座小城,因而必须依附其他的强者才能生存下来。事实上,我们又何尝愿意与人争名夺利呢?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为了生存,二本松曾两度臣属于芦名及佐竹,如今我们愿意痛改前非,把这里献给伊达殿下,并对天发誓永远效忠伊达。希望你能念在我们诚心悔改的份上,把过去的仇恨一笔勾销吧…?
实元和基信两人一道前往上馆,将义继这番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辉宗。
这时,辉宗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他让义继在外等候消息,自己则亲自来到下馆会见政宗。“虽然我曾表示不再干涉你的决定,但是古语有言:‘穷寇莫追’,如今既然 山义继已经诚心悔改,你又何苦坚持己见?怎么样,就原谅他吧?”
政宗哑然望着父亲。对于这个从不知怀疑他人的好好先生,政宗实在不知如何是好。正因为父亲的心肠太好,所以部下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他,然而他却不知道记取教训。
“怎么样?你是不是认为我不应该干预你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