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13] 杨天石《1937年:没有在存亡时刻选择投降的蒋介石》,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下同。
[6]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耿云志主编,黄山书社1994年出版。
[7] 《困惑的大匠`梁思成》,林洙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
[9]《吴宓日记》,第六册,吴学昭整理、注释,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下同。
[11] 《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费慰梅著,成寒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14、15]《蒋介石年谱》,李勇 张仲田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
[16] 《蒋廷黻回忆录》,蒋廷黻著,岳麓书社出版社2003年出版。
[1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19] 此等情形和心境不只史语所独有,在长沙临时大学亦有相同者。据当时在南岳临大文学院任教的钱穆回忆:武汉沦陷后,“某一日,有两学生赴延安,诸生集会欢送。择露天一场地举行,邀芝生(南按:冯友兰)与余赴会演讲,以资鼓励。芝生先发言,对赴延安两生倍加奖许。余继之,力劝在校诸生须安心读书。不啻语针对芝生而发。谓青年为国栋梁,乃指此后言,非指当前言。若非诸生努力读书,能求上进,岂今日诸生便即为国家之栋梁乎。今日国家困难万状,中央政府又自武汉退出,国家需才担任艰巨,标准当更提高。目前前线有人,不待在学青年去参加。况延安亦仍在后方,非前线。诸生去此取彼,其意何在?散会后,余归室。芝生即来,谓君劝诸生留校安心读书,其言则是。但不该对赴延安两生加以责备。余谓,如君奖许两生赴延安,又焉得劝诸生留校安心读书。有此两条路,摆在前面,此是则彼非,彼是则此非。如君两可之见,岂不仍待诸生之选择。余决不以为然。两人力辩,芝生终于不欢而去。”(《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钱穆著, 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这段往事,除说明当时确有一部分青年人,因自己的政治观念与志向,不愿与国民党合作,瞒着锅台上炕,越过炮火连天的抗日前线,远赴尚处于寂静之中的延安山沟和窑洞。这个插曲同时也点中了钱、冯二人各自的性格与政治观念的穴位,暗含了十年之后,毛泽东为什么说国民党蒋介石只能控制“例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丢掉幻想,准备战斗》,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而冯友兰却留在大陆,紧跟政治形势,左右摇摆,见风使舵,结果落了个晚节不保,灰头土脸的下场的人生密码。其实,以芝生惯用和天生具有的为人处事的骑墙与迎合帝王的性格,日后之悲剧,在此即显露并注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