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秘密守护者桑梓(4)

唐卡密钥 作者:罗语萍


刚才睡了一会儿,桑梓也不困了,想着有个病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可不可以从网上查点东西,也顺便跟美国的导师交流一下?于是安顿好丈夫去洗澡,自己去了三楼的书房。走进房间打开灯,灯光亮处,她看了一眼墙上的黑金唐卡,心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于是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刚刚连上网线,桑梓突然就心血来潮,想想《张松献图》也不是什么名段,其中两个主角无论从扮相还是唱词上,都没有什么特别可笑的地方,为什么两个孩子都笑成那样。闪念之间,就在搜索栏里输入了“京剧张松献图”几个字。

百度搜索栏内,有关“张松献图”的不到千条,她把这折戏的唱词打开,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总共52句主要唱词,实在找不到很特别的可以引人发笑的地方,心想许是张松长得太丑的缘故吧,但是自从光绪末年,余洪元与汪笑侬改革《张松献图》之后,已经把张松的不开脸改为俊扮,并且从此定型下来,后人已经不再能感受到这位官位低微者的丑陋;那么又或者是刘备大放悲声,让孩子感到滑稽?

黎浩然洗完澡上来,桑梓把自己的疑问讲给他听,黎浩然说,“以前跟美国人看电影,他们哈哈大笑的时候,我经常莫名其妙;同样,中国人的笑话外国人也听不懂,咱中国人乐不可支的时候,他们觉得根本就没意思。你呢,就别折腾了,你和孩子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桑梓白了黎浩然一眼,“你什么意思?”“我没贬你的意思啊,我是夸你呢,你不是大人嘛,他们是孩子。”黎浩然似笑非笑的,自己下楼去了,留下妻子兀自叹息。

是啊,孩子的世界,大人已经很难走进去了。桑梓决心集中注意力,先把工作做完才是正事。可心里总有一丝抹不去的困扰,说不清道不明的,她回过头来,身后黑金唐卡里的古藏獒正注视着她,那穿透千年的目光,使她心里再也无法平静。

第二天早上,桑梓刚到单位,同科室的大夫欧阳就把当天的一张《观察报》送到她的面前:“看看,你老公笑得多阳光,这段时间北京的媒体恨不得都成了你家的了。”桑梓宠辱不惊地笑笑,可是她接过报纸只看了一眼,就再也笑不出。

刚到单位的黎浩然,还没坐下来就接到桑梓的电话:“浩然,今天的《观察报》你看了吗?”黎浩然按了一下内线电话,半分钟后,秘书把当天的报纸送了进来,那张《观察报》已经被折好放到最上面。他一眼看过去,就发现自己一张硕大的人头像,标题赫然写着:“黎浩然到底能够走多远”,文章的作者是“沈一环”。黎浩然心里“咯噔”一下,有些没底地说:“在看,怎么啦?”“没什么,只是想给你打个电话,没事挂了。”

桑梓这个电话来得有些怪。黎浩然放下电话,开始细看这篇文章,通篇看完,也没发现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倒觉得沈一环这小子拍马屁还真有点水平,莫不是对黎浩然让他一睹桑梓芳容的回报!用一个夸大其词甚至是引发歧义的标题,吊起读者的胃口,这是当前很多记者的惯用手法,有人把这叫做“标题党”。黎浩然亲自给沈一环挂了个感谢电话,再看“黎浩然到底能够走多远”,越看就越感到这句话有些不太吉利。这小子,发稿之前居然也没有让他确认一下,想想公司成立慈善基金的事,还没怎么着就弄得人尽皆知的,以后跟记者接触,真得小心再小心了。人,就是经不住一些虚名的诱惑,其实没有这些记者的宣传,你企业的业绩也不会抹杀,而一旦被这些记者缠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麻烦。想着这段时间整天接受记者采访,有时候还飘飘然的,黎浩然直觉得有些后怕。

这边黎浩然还在感慨,那边桑梓却在为这篇文章忐忑不安,不,其实叫心惊肉跳更为恰当。北京昌平的一个山谷里,一堵高高的围墙圈起了几百亩的柿子老林,挂满青柿子的老林深处,几栋造型别致的建筑紧挨着依山而走,这就是西藏一个古老的宗教组织设在北京的活动基地。看到报纸后,桑梓马上跟医院请了假,开车直奔这个基地而来。

跟黎浩然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桑梓关心的是刊登在报纸醒目位置的那张巨幅照片:黎浩然故作深沉的POSE后面,那幅与墙壁颜色反差巨大的黑金唐卡。她想起半个多月前闯进自己家里的那个叫做沈一环的记者,想起保姆下楼来对自己说:“那个人说那张黑色的画做背景很好,就拉先生站在那画前面照了,还说要叫太太一起照呢。”这段时间来,一种不祥的预感一直悬浮在心头,今天终于是应验了。

这时候,桑梓还想起她的导师丹增活佛。十八年前那个薄雾的早晨,丹增把一个佛像挂到她的脖子上。“大师我可不可以不走?”她低低地恳求着。丹增摸了摸她的头顶:“孩子,去吧,你已经长大了,去完成佛给你的使命。”“可是大师你要我去哪?”“美国。听说黑金唐卡已经流落国外,你去把它找回来。”丹增派人把她送到山口,她回过头来,褐红色的院墙在薄雾中越来越清晰,那炫目的红像血一样印进了她的心里眼里……

将近十年的漂泊和寻找,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当桑梓终于发现那幅黑金唐卡时,它已经被一个中国留学生买走,于是仓促之间她故意跟那个年轻人撞了一下,本来是想找个借口跟这位留学生认识,没想到就是那一撞,她成了那个叫黎浩然的中国留学生的太太。根据事先的安排,拿到唐卡后桑梓应该马上把它送回西藏,可是丹增却临时指令她:把黑金唐卡留在北京!于是那么多年来,桑梓便成了黑金唐卡的秘密守护使者。半个月前,桑梓突然接到丹增的指令:让黑金唐卡重见光明!就这样,黑金唐卡从深锁的暗室里被释放出来,开始悬挂在黎家书房最显眼的位置;一个记者的偶然造访,使它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与世人见面——也许,这就是佛的旨意。

桑梓充满期待,更心怀敬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