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法斯特教授百感交集,觉得有点无可奈何,他搔哈洛德的痒处而侵犯了哈洛德的身体防区,并且还阻止了哈洛德用身体作自我防护,看来他是闯下了祸。
谁能料到,哈洛德从此安分守己,还成了法斯特教授的忠实伙伴。他会用手攀着法斯特教授的脖子和手臂,用拳头轻轻地捶打,尽可能地用身体的接触向法斯特教授表示亲密。法斯特教授居然通过肢体的接触,占领了哈洛德的个人领域,和哈洛德达成了感情的沟通。这一偶然事件,使法斯特教授得到了一个启迪:有时候,必须用接触对方的身体来作为沟通,这是情感交流的一种。
私人领域的存在,限制了人们的真情流露,也限制及阻止了人们去寻求他渴望获得的人际关系。因此,在私人领域和亲密接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关键,但对不同的个体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即因人而异。要观察这个人是防卫心很强,还是内心孤独。有时,我们可以通过适宜地侵犯他的领域来看出这人的内心需求。
05 自我触摸有时会出卖你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观看侦破、警匪之类的影片时,常常看到里面的侦探、警察查案时,特别注意可疑人物的自我触摸动作。事实上,生活中的侦探、警察也如此。他们常常通过窥视可疑人物的自我动作,来分析可疑人物的内心隐秘。他们认为自我触摸是一种特别不容易控制的动作,会在不经意间泄露不自在的心理,也可能是心理上极度紧张的表现,对揭示一个人的思想和感受意义重大。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狗和猫会舔舐自己的身体,孩子会吮吸自己的拇指,成人也会不自觉地摸脸、托腮、摸下巴等,这些都属于触摸和自我触摸行为。猫和狗的舔舐是身体本能的需要,小孩子的吮吸则是心理的需要,而成人在感到不适的时候,会高频率地使用自我触摸的行为来调整。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频频摸脸、托腮、摸下巴的小动作。
请大家回想一下水门事件。这个轰动全世界的丑闻,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下台。当时,全世界的电视台都播放了这条新闻。镜头中,尼克松一边回答记者们的提问,一边随手抚摸着自己的脸颊、下巴。这些微妙的自身触摸,在水门事件爆发前的尼克松身上是不常见的。我们看到尼克松的肢体动作,更确信在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是脱不了干系的。
人在某些方面往往是怯懦的,特别是自己心里明白自己有错的时候,为了自我补足内心的懦弱感,在许多场合,会以自我触摸身体的方式来掩饰,自欺欺人地安慰内心,抚平内心莫名的焦虑和难以言喻的焦躁感。毫无疑问,自我触摸动作频繁的人,其内心一定隐藏着不稳定的秘密,就算控制力再强的人,看上去也会显得较为机械呆板。
显然,一个人的肢体动作和他的内部情绪有关。当一个人心中不安或心内蕴藏着异样时,为了安慰自己的内心情绪,就会通过自我触摸来求得心理的平衡。那些酷爱玩弄洋娃娃,或抱着枕头睡觉的人,必定心有所需,寄望通过这种虚假的肢体触摸安抚自己的内心。
自我触摸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一旦你了解了它所蕴涵的意义,再仔细地进行观察,相信你在进一步洞察他人心灵隐秘方面,会大有收获。
06 人的姿势有怎样的特质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姿势类型有四类,了解了这四类姿势,我们就能更好地解读姿势所蕴藏的含义。
象征性姿势跟语言一样,是约定俗成的,能直接表达思想,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代替语言,比如交警指挥车辆通行的手势。
说明性姿势是伴随语言的动作,用作语言表达的补充和润色。如脖子下缩,双肩紧抱,好像在说:“天气好冷,快要冻僵了!”
调整性姿势多出现在讲话者身上,时不时地点头、做出手势,告诉听者保持注意、专心听,或者“让我考虑考虑”等。讲话者做出这些姿势时,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姿势动作。
感情性姿势最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情感,最容易伪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我们可以伪装出笑容,尽管这种笑容里明显有敷衍的成分;收到一份意料之中的礼物,我们也可以装出惊讶的样子。
尽管我们人类拥有别的生物不可比拟的高智商,但我们仍然和其他物种一样,要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的各种行为,对外界所作出的种种反应,以及我们的肢体语言和手势都与生物学规律相吻合。有趣的是,人类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通过各种身体姿势、动作和手势所传达的信息与本人通过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常常背道而驰。所以不管有没有语言的存在,身体姿势都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07 习惯性姿势暗示了什么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习惯性动作或姿势,有时候可能自己都没察觉。这些动作或姿势大多数是无意识的、自发的和不经自我分析做出的。它们的存在是那样习以为常,那样叫人不知不觉,以致连我们自己也不明白这些动作是怎样做出的。举例来说,我们将两手的手指交叉时,一个大拇指必然在另一个大拇指上面。至于究竟是左手大拇指在上面还是右手大拇指在上面,如果不事先做一下这个动作,很少有人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成年累月地做着固定不变的十指交叉动作而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试图颠倒一下位置,将习惯放在上面的大拇指放到另一个大拇指的下面,便会觉得自己双手的姿势古怪而别扭。
可见,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自己动作的确切形式。想想自己坐下的时候,有没有不由自主地跷起腿?有没有将腿抬起来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沙发边的茶几上?事实上我们做出的每一个身体动作几乎都有其独特的固定模式。这些固定动作模式就是行为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洞察他人心态时必须留心的。我们要观察肢体动作的表现形式、出现时的背景以及它们所传达的信息,还要追问是怎样形成的,层层递进,就能透视他人的真心。
08 怎样从走路姿势看出人的性格
走路的姿势是一个人从小到大逐渐养成的,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公共场所,走路的姿势完全暴露在我们的视野中,我们可以从走路的姿势了解他是快乐还是悲痛,是野心勃勃还是懒惰成性。
从走路时步伐的大小来看,走路大步,步子有弹力并摆动手臂显示一个人自信、友善及雄心;走路时拖着步子,步伐小或速度时快时慢则暗示这人较缺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