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人眼中,男人有时酷似在动物王国中生活的半人怪兽,一旦发怒,便奋力搏击,直到一方举起白旗,而矛盾化解之后,又立刻转仇视为友善,变得亲密无间,仿佛从未发生过之前的不愉快。
而男人的这种态度,构成了他们通过争论解决问题的思维体系,从而可以明确区分人际关系与争论。因此,面对矛盾,男人普遍认为争论或者斗争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反之,女性则希望尽量避开争论或者斗争,不惜花费很长时间,选择和解的解决方法,即认为和解,避开争论才是解决矛盾的上上策。
然而,社会组织不允许矛盾等待通过和平解决所需的漫长时间,而只有通过争论或者斗争而迅速解决,才能提高竞争力。因此,社会生活的这种运作模式,也就更有利于善于通过争论或者斗争解决问题的男性,而不利于选择尽可能回避争论或斗争的女性。
男人往往相信不打不相识,因此,许多中年男子往往会把儿时在胡同里发生的那些幼稚、激烈的争斗往事,视为人生最宝贵最值得珍藏的重要回忆。相比之下,女人则认为应尽量回避“斗争”,而“斗争”意味着与对方的关系走到尽头。因此,同发生过正面冲突的人,一般很难和解,甚至,不愿与这样的人第二次照面。
遇到问题或矛盾,男人们在通过争论或者斗争解决之后,会迅速忘记问题以及此前的不愉快,而女人却很难释怀,久久地耿耿于怀。尤其是公司中的高职位女性,通常会很小心地说话和处事,以免激发男人拍案而起、高声争论或引发争端,但是,对于这种小心翼翼,男性通常会理解为“没有自信”,从而无视女性的权威。
李怡珍小姐(34岁),是某家综合医院整形外科的专业医师。在会议上发表意见,经常遭到男性前辈的反驳,她便不由得怀疑对方是否在无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她决定尽量回避发言,从而维持和平共处的工作环境。
但是,近期在一次讨论一位体质较特殊的患者苏伊曾的相关手术会议上,她这种原则被打破了。在会上,与患者的特殊体质相比较,男性前辈更注重手术方法,而这种做法势必不利于患者。
此前,即使确信自己的判断正确,也唯恐男性前辈轻视自己为“固执的母鸡”而强烈反驳,所以常常选择沉默、服从,但是这次不同,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医生,再也不能缄默不语了。
“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每个患者的病理条件都不一样。”她不由得大声反驳了前辈们的手术方案。瞬间,一双双注视的目光落在她的脸上,好像她脸上有什么东西似的,同时,她开始后悔:“明明知道前辈们不会采纳,还说出反对意见,不会遭到报复吧?”
但是,话已经说出口便无法收回,没有退路,于是,她便趁热打铁,鼓足勇气,有条有理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结果,男性前辈们乃至会议组织者科长都显出很是认同的态度。“嗯,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那这次的手术就按照您的建议方案实施吧。”这种反应实在太出乎意料了,令她又惊又喜。
其实,提出反对意见对于男性来说是非常正常的,只是女性感到有些陌生和不习惯而已。只要女性摆脱哭哭啼啼地高喊或者以激动的口气怒言相向,当面直截了当地提出意见,男性是不会排斥和拒绝的。通过积极的争论或者讨论而得到更具有建设性的结论是受大家欢迎的。
而男性轻视提建议的女性,是由于她们提建议的方式与自己不同。即女性在认为男性也像她们自己一样不喜欢他人提出不同意见的误解下,每当提问题时,便会提高声调或者带着异常发怒的口气,男性对此往往感到很难理解。
另外,一部分不具备实力、甚至有些无能的男性,对于女性提出问题,或许会作出过敏反应,遇到女性发表意见,就有意高声反驳,致使女性回到言听计从的过去。但是有能力、自信的男性却认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能够明确地表达个人想法并适时提出异议,就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即使是这种男性,也不会接纳以过激语气提出建议的女性。因此,必须铭记只有有条理地、带有逻辑性地提出建议,才能被愉悦接受。
必须有争论
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男女不同体现在,男人擅长通过“争论”与“斗争”解决,而女人优先考虑“调节”或者“和解”。女性认为一旦陷入争论,关系就会恶化,所以尽量回避争论。其实,如果能够正确区分争论与人际关系,即使陷入激烈的争论,也不会影响人际关系。不仅如此,对于女性回避争论的态度,男性会误解为“没有自信”。只要立足于事实,用坦荡的语气,参与争论,便会取得好的结果。所以,不要畏惧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