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吴起的斗志逐渐被消磨,那一半不能实现的理想,吴起把它深埋于心底,变成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时时作痛。一个吴起安慰自己:“算了吧,能做到今天的成就你应该知足了!”另一个吴起把他打倒,“男子汉大丈夫,说过的话要留给别人做笑柄吗?生而不能为卿相,还有脸面回家乡面对父老乡亲吗?”两种想法不断地在吴起的脑海里纠缠,不满的情绪日积月累,迟早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公元前390年,魏武侯视察西河防务,这是吴起经营了二十年的防区,是一个军事天才用心血浇筑而成的,自然固若金汤。魏武侯非常满意,和吴起乘船沿河而下,船到中游,魏武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感慨道:“有如此坚固河山,真是魏国的宝贝啊!”
魏武侯说这句话根本就没有想到那么多,却无意间触动了吴起脆弱的神经。吴起的不满情绪在这一刻全面爆发,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当着很多人的面去训斥魏武侯,就像老子训斥儿子一样。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魏武侯的性格特点,这不是一个气量很大的人,至少从前不是。魏武侯名叫魏击,就是当年的那个太子击。
在乐羊和吴起灭掉中山国之后,魏文侯把这块地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太子击,也就是后来的国君魏武侯。
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首先站出来的是任座。一次宴会上,魏文侯突发奇想,问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他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呢?”看这个问题问的,你一个老板问员工,我是什么样的老板?员工能说什么,不说点好听的谁发工资?
意外的是任座的发言雷倒了在场众人,让大家着实地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任座说:“我看你是个昏君!魏国得到中山,你不封给弟弟,而封给自己的儿子,你算个什么仁君啊!”任座说的话是有道理的,魏文侯的弟弟是魏成,让李悝和翟璜都自愧不如的相国,而当时的太子击也就是个毛孩子,没有尺寸之功,所以引起了大臣的不满。
魏文侯怒了,再不怒就不是男人了,更何况是一国之君,魏文侯当即决定把任座驱逐出宴会。
这时候翟璜站了出来,体现了他无与伦比的智慧,说:“我觉得任座说得不对,您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魏文侯被这一冷一热搞得莫名其妙,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翟璜说:“君明则臣直,只有君主贤明,做臣下的才敢像任座那样说话。”
魏文侯何尝不知道这些,不过觉得面子上抹不开,要不怎么会只把他撵出去。现在他觉得自己的面子找回来一些了,接着就坡下驴吧,亲自出门把任座请了回来。
读到这儿,我只有由衷地感慨,多么宽广的胸襟才造就了魏国的霸业!
臣下反对归反对,魏文侯的既定方针不能变,太子击还得去中山就职,出去磨炼,为培养接班人早做打算。太子击就这样上任去了,途中在朝歌(今河南淇县)遇到了田子方。
太子击一看是自己老爹的老师,自己老爹平常都对这些书生恭恭敬敬的,自己也不敢大意,下车恭恭敬敬地行礼。要说田子方已经赚足了面子,堂堂太子都在你面前降低身份了。但是田子方表现得却出人意料,他似乎对太子的行为视而不见,在礼仪之邦教化下的太子显然不能容忍这样被人欺负,大怒,于是有了一段非常著名的争论——在这个世界,到底谁更牛×一些?
太子问田子方:“你说到底是富贵的人牛×呢,还是贫贱的人牛×呢?”
田子方回答:“当然是贫贱的人牛×了,国君牛×则国家不保,大夫牛×则其家不保。而我们这些穷光蛋就无所谓了,一言不合大不了拍屁股走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没有比这更坏的情况了。”
太子击乃谢之。
儒家大师傅田子方好好地给初出茅庐的太子击上了一课。虽然太子向大师表示道歉了,但是太子击真的有他老爹那样的胸襟吗?未必,他那个时候还不是国君,做什么事情都要收敛一些。但今时不同往日了,太子变成了国君,大权在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能管他?
吴起气糊涂了,当众就开始教训起魏击,吴起说:“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今湖南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但不讲求德义,大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又名龙门山,在今河南洛阳南)在南,羊肠(在今山西晋阳西北)在北,施政不讲仁爱,商汤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东面有孟门(古隘道名,在今河南辉县西),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即恒山)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也无比险要,但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
吴起把憋了一肚子的怨气全发泄给魏武侯,也不管人家能否接受得了。这一段言语无懈可击,从中提取一些要点就不难发现魏武侯愤怒不是没有理由的。
要点一:三苗氏。蚩尤的后代,本来活动在山东境内,被流放到了湘西,在那个时候这个地方基本上属于原始森林,没有人居住,他们只能和小动物打交道,但是大禹还不放心他们,又把他们赶去了云南,成为了苗族的祖先。
要点二:夏桀、商纣。这两位兄弟已经家喻户晓,就不用多解释了。
这个时候秦二世、隋炀帝还没有出来,否则吴起也得罗列出来。问题就出来了,试问天下哪一个国君接受得了和这几个哥们儿做一下比较。按照太子击的习惯,魏武侯很虚心地接受了吴起提出的意见,表示对吴起的感谢。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吴起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别说当相国,就是能不能在魏武侯的地盘上自然死亡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公叔痤没有出刀之前,魏武侯已经向吴起宣战了。下面,魏武侯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一个合适的理由,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