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的防守让张发奎十分担忧。
从受命第二兵团司令,负责防守九江的那一刻起,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就不断地萦回在张发奎的脑际:九江应该如何防守?
九江的地形地貌张发奎早已了如指掌,也让他倍感头痛。
在此之前,军事委员会为阻止日军在九江登陆,在右起鄱阳湖西岸,左至富池口绵延数十里的战线上,构筑了一个防御体系。
张发奎到九江后,立马视察了这一防御体系,外表看去,九江的防御体系蜿蜒迤逦,十分壮观。
外界舆论对九江的防守也寄予厚望,外界普遍认为,九江临江面湖,湖网交叉,这一独特的江湖地障对防守者十分有利,加之又有北伐名将张发奎将军率领的十几万大军,守住九江应无问题。
外行人的门外之谈说得越玄乎,张发奎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若是在十二年前,对付军阀孙传芳,有这样一个防御体系,完全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可眼下的这场战争,毕竟不同于十二年前的北伐;拥有强大的陆、海、空优势装备的日军,显然也不同于当年的土军阀孙传芳;手执十几万大军的冈村宁次,也与当年不起眼的外籍参谋不可同日而语。
张发奎久经沙场,在严令部队做好迎击日军准备的同时,对第二兵团所面临的处境自然也十分清楚:
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西滨的九江,那些在世人看来便于防守,不利进攻的江湖地障,在拥有陆、海、空等现代化优势装备的日军面前,却是毫不费力就能征服。而且,他们能使这些不利因素发生质的变化。烟波浩渺、纵横交错的水路,能成为他们运输的大动脉,给他们的兵员输送和后方交通补给提供无限便利。进攻时,他们可选择多点登陆,空中的绝对优势又确保了他们水上行动的自由、安全。而相反的,对无海军、又无空军支援的中国军队来说,江湖地障又反过来限制了自己部队的伸缩调动,面对绵延漫长的沿江湖沼,为防日军登陆,必须处处设防,处处设防必然造成兵力分散,战斗力减弱。除此之外,九江一带作战纵深不过十里,大部分阵地在敌人的炮火射程之内,而中国军队的炮火又无法压制日军舰艇的炮火……
事实上,防守九江所面临的艰危局势,军事委员会也已清醒地看到了。事前,在九江是否长期固守的战略决策上,军事委员会也一直举棋不定,最后不得不作出“于短期内决定固守”的决定。这样的战略指导思想,对防守九江的战略准备自然十分不利。更让张发奎难以忍受的是,在他的大军进驻九江之前,军事委员会已下令将九江一带所有公路破坏殆尽,这不仅给第二兵团的集结调动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也体现军事委员会在“九江的弃与守”问题上的矛盾心态。
鉴于九江特殊的地理条件,张发奎认为固守九江的办法并不可取,在兵力布防上他作了大胆的部署:除在九江沿江临湖地带部署兵力重点防守外,还在九江西南丘陵地带设立了强有力的二线预备阵地。
客观地说,张发奎的这一部署是明智的,他对敌情我情的分析把握也是客观而理性的。如果作战时能按这一部署实施,则部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一旦九江失守,可以有效地迟滞、阻止、消耗、歼灭日军。
然而,张发奎的部署,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断然否决。尤其是蒋介石见张发奎将能征善战的第四军放在了二线预备阵地,便抓住不放大做文章,斥责张发奎这样做是心存私念、保持实力,命令张发奎必须重新调整部署,将兵力布防在九江沿江临湖一线,同时严令张发奎必须死守九江。
张发奎有苦无处诉说,一天深夜,他驱车来到了庐山西南麓鸭咀垅薛岳的第一兵团司令部。
老上司深夜造访,薛岳既觉惊诧又倍感亲切。
两人都来自广东韶关,又都是出身第四军的广东名将,在长期的军旅生涯里,他们结成了生死莫逆之交,两人见面无话不谈。如今又各率重兵,在赣北的这方土地上并肩战斗,他乡遇故知,自然是异常亲热。
当谈到第二兵团的兵力部署和蒋介石严令死守九江的命令时,张发奎向昔日的部下透露了内心的不安。
薛岳听后,也认为张发奎的军事部署,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的角度看,都是正确的。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张发奎沿江设防,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后,退守二线预备阵地,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日军的部署,无疑是高明之举。如死守九江,则势必形成死打硬拼、消耗实力的被动局面……
薛岳建议与张发奎联名致电蒋介石,让他取消死守九江的计划,同意部队在抵抗失利后退守二线预备阵地。
张发奎听后,却摆摆手,谢绝了薛岳的好意。他对薛岳说,此前他已多次向委员长陈明自己的主张,但均遭到了拒绝,看来要委员长收回成命确比登天还难。
张发奎知道薛岳性情刚烈,敢怒敢言,他也知道委员长对薛岳一向很器重,薛岳既然这样说了,就一定会做的。他不愿因此而连累好友。
夜深了,万籁俱寂。
一弯高悬的月牙,楚楚迷人地镶嵌在宝蓝色的苍穹里,伴着月牙的几点疏星,在这沉醉的夜色里,正眨着困惑的眼睛。
大战前短暂宁静的夜色,依然是这般的动人。
目送着张发奎渐渐远去的背影,薛岳思绪烦乱。蒋介石喜欢插手前方将领指挥的历历往事,又一幕幕地闪现跳跃在他的眼前……薛岳也曾多次听到高级将领们埋怨,每当仗打到关键处,委员长总是喜欢指手画脚,忙中添乱。作为最高统帅,他一辈子都喜欢越级指挥。事无巨细,他总要一竿子插到底,有时具体到一个师的调动,他也要亲自过问,这让前方指挥打仗的高级将领们感到碍手碍脚,伤透了脑筋。薛岳想,委员长若是不插手前线指挥,战略部署下达之后,就放手让将领们去指挥,那该多好啊!战略上,委员长无疑是伟大的战略家,不说别的,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大胆接受蒋百里的建议,想方设法迫使日军主力改变进攻路线,将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吸引到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单就这一点来说,委员长的决策就堪称高明。
可是,委员长为什么总是偏偏要插手前线的指挥呢?委员长熟读兵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古训,他难道就忘了么!
有关蒋介石喜欢越级插手前线将领指挥一事,当代学者杨奎松作了多方面的考证,并在《民国人物过眼录》一书中,就此事将蒋介石与他的老对手毛泽东作了比较研究。杨奎松的研究表明,这与他们两人的家庭出身和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一个并不太富裕的盐商之家,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小康的农民家庭。蒋介石与毛泽东都有极强的自尊心、使命感和反抗心理,这是两人成为领袖的基本特质和其性格的相同之处。但相同之处也有细微差别:蒋介石比较内向,毛泽东较外向;蒋介石较拘谨,毛泽东则很浪漫;蒋介石惯于墨守成规,毛泽东则落拓不羁;蒋介石太注重小节,毛泽东则只关注全局……
正因为如此,蒋介石统领全国军队也像他的盐商父亲打理店铺一样,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毛泽东则只抓方向路线,即使是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样的大事,毛泽东一见到尼克松和基辛格,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谈具体问题,只谈哲学。具体问题让周恩来和基辛格去讨论。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也具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他十分注重大的战略,往往会有超人的想象力和魄力,不墨守成规,敢于冒险,不怕打烂坛坛罐罐。他从不会去过问前线部队具体怎么打,更不会去干预前线指挥官的具体指挥行动。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卓有成效的比较研究,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回味悠长的思考……(参见李永铭著《1938:武汉大会战》、陈荣华主编《江西抗日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