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杂碎》

随喜 作者:赵赵


话痨搞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件占便宜的事,最起码在字数上不会犯难。我发现的规律是,语速快的话痨说话比较有意思,慢悠悠那种基本上是催眠型的。而语速快的话痨,多半还伴随着极强的表演欲,不甘心自己有意思的话只是存在于空气中然后就随风飘散,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拍着他们肩膀夸赞他们的小聪明,所以查慕春尽管年纪小,但通过从初中写起这种行动来看,他是准备像堆砖似的开始往著作等身那奔了。

《北京杂碎》,一言以蔽之,初中版的石康,《轰隆隆像是那昨天》是高中版的。这么说可能会令读者提前丧失兴趣,不过石康现在反正也基本过气,大家就当重新开始认识这些人吧。小查的文字很有趣,如果想在阅读过程中保持矜持的“会心一笑”可能比较难,反正我在看他的书时,一直发出的是噗噗的喷型笑声。

小查比石康小十二三岁,对比不同年代类似性格的人的生存状态是很有意思的。小查们比石康们更不深沉,他们只琢磨如何追上那些喜欢的姑娘并只要天天漫无目的地只是在一起,而不再想着互相教育互相攀比着谁更懂人生了--女孩,漂亮就好,或者,能用就好--真好,我就喜欢这绝不思考的毫无压力的时代。

小查提出的一个名词深得我心:文学卡拉OK。显然他也自得于这个词,不厌其烦地从《北京杂碎》一直提到《轰隆隆像是那昨天》--话痨就是这样,得不到令他满意的共鸣就会一直不停地得逼下去。但文学为什么变成了卡拉OK?我粗暴地归结于生不逢时生得太晚,各种派别的写作都已成气候,你会在提笔时发现你不是掉这个粪坑就是掉那个粪坑,区别只在于哪个粪坑里别人的粪更多。是的,没有新路可以走,因为世上已全是路。所谓文学界现在就是一“钱柜”,像小查当成偶像的王朔、石康,就是点歌人气排行榜上的头牌。小查是真像石康啊,就像在《晃晃悠悠》出版后石康发问“哥们在文学史上是什么地位”一样,小查听到“中学版石康”的定义后,也不无失望地说:“那看来我目前还超不过石康?”

没什么,一切都没什么,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没有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