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工作占据我们一天中醒着的大部分时光,有时候甚至我们连睡觉的时候都还挂念着工作。据估计,我们一天大约工作(相对于玩乐而言)九到十个小时,如果连同我们花在工作前准备、往返通勤、逐渐解除工作状态的时间也计算进去的话,那就更多了。4对于全美3000万至3500万的SOHO族(编注:自由职业者,或指通过电脑等与办公室联系的在家工作者)而言,他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工作,甚至连周末也是。5我们付出那么多在工作上,但是到老临终时却没有人会说:“我当初真该多花点时间在工作上。”
美国工商协进会(Conference Board)于2005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民众对工作的满意度创下有史以来的新低纪录,受访者中只有大约14%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受访的5000户家庭当中的上班族,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满意自己的薪水,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满意自己的升迁机会。6那么大家为什么要选择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呢?
这个问题的解答或许可以从美国支薪专业人士协会(American Payroll Association)于2007年做的全美薪资调查中窥得一二。调查发现,67%的美国家庭已经接近经济困难的边缘。即使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双薪家庭,万一断了其中一份收入来源,就必须在生活上省吃俭用,因为他们不想冒穷困潦倒的风险。
当然,这些现象并非最近才出现,人们一直以来都会牺牲快乐来换取安全感。斯塔德·特克尔(Studs Terkel)在他近三十年前写的一本书《工作》(Working)里头提到:“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渺小得无法让灵性派上用场。”8为了求安全,大多数的人往往会屈就于手边拥有的事物:某份工作、某个对象,或者“发生”在我们身上却不是我们真心喜欢的东西。
事实上,工作的安全感是一种幻觉。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是:我们只能靠单一收入来源过活。在上世纪50年代,一般人对于事业成功的认定,有一部分源自日本人的观念:找到对的公司(例如IBM这样的500强),然后循规蹈矩,生活就会安定。但这样的想法已不再适用于现今社会。如今的企业纷纷小型化,管理哲学也改变了,甚至整个企业组织的体制也不复存,法院已经准许企业可以申请破产,让员工累积了数十年的退休金化为乌有。
上述这些数据是否让你心有戚戚焉?如果你的确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去支付生活花销的话,那么或许你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忘了其实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或许你选择继续目前的工作并不是因为你喜欢,而是因为你比较熟悉这份工作,或因为这份工作能达到你的经济需求。即使你喜欢这份工作的某些部分,但你可能还是会乐意换另一个更令自己满意、收入更高的工作。只要你感觉自己有这样的疑惑不安,就表示你的心灵已经准备好要开始成长了。
回应自己内心的呼唤,追寻新事业或另一种创作表现,例如写作、音乐、雕塑等,是一种顺应性灵的自然过程。如果你感到疑惑不安,那就表示你的心灵正在引导或邀请你去从事更令你满意的工作或更有意义的事,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满足感。下面这则例子说明了,当一个人坦然面对心灵货币的脉流时,会对生活带来怎样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