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人都懂得“付出”,如果有人会吝于付出,多半都是因为自己手边资源有限,或者不明白流通法则(law of circulation),也就是“付出者必获得更多”的道理。表达爱是人的天性,即使是小孩子,看见旁人有难,也会本能地伸出援手,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利他的表现存在于人类基因之中。不求回报的付出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也顺应本性。但对他人付出很容易,对自己付出往往却很难。
圣经告诉我们“施比受有福”,但若要充分自在地处于心灵货币的脉流中,我们必须“施”与“受”兼顾。如果你认为自己跟他人是分开的个体,那么你会觉得爱自己或甚至敞开自己去接受别人给你的好处,似乎是种自恋的行为,引诱你走向过度自我陶醉的地步,可能是一种罪恶。
伟大的佛陀曾给我们另一种观点:“你去天地间找找有谁比你自己更值得你去爱和关怀,结果一定找不到这样的一个人。你自己,就跟整个宇宙里的任何一个人一样,值得你去爱、去关怀。”9毕竟,我们都是造物主的大能创造出来的,身上都满怀着神圣天赋,我们的内在岂有不值得爱的地方?
我们大部分的人每天过日子的时候,都不懂得对自己付出。多年来我听过有些朋友语带骄傲地说他们对待宠物比对待自己还好。我们有时候会误以为爱就是不能有自我的观念,因此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亲人朋友的需求之后,花很多时间为“值得的人、事、物”去工作或捐钱给他们,即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已经出问题也无所谓。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对亲人、朋友、慈善团体付出绝对没有错,付出是我们表达爱和敞开心胸的好机会,但如果因为不懂得接受而阻断了爱的流通,那么到头来我们就会变得几乎没有东西可以付出了。
当你不懂得接受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加以掩饰。掩盖真相最常见的方式,也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加慷慨地付出时间、精力、才能和金钱,这尤其在那些自认为重视“灵性层面”的人身上更是普遍。但是一旦流通受阻,你这股向外付出爱的脉流也终将枯竭。
你可能曾怀疑为什么那些看似不重视灵性层面的人,可以从一无所有变成大富翁,看似讲求灵性成长的人反而收入拮据,那么你可能得先接受一个观念:每个人都是能感应心灵货币脉流的灵性精神体(spiritual beings)。富人之所以能致富的一大主因在于:他们懂得敞开自己去接受。非常富有的人多半不会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获得金钱、房地产和有形的资产,事实上,他们相信自己获得大笔财富是理所当然的。就我的经验来说,真正开窍的大富翁必定明白心灵货币的流通之道,而且在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是富足的,或者正迈向个人灵性层面和外在物质层面都十分富裕的境界。这类人非常懂得去接受,他们的爱会流泄而出,回馈给世界,除了他们自己以外,他们的企业也雇用、养活、容纳了许多其他人。
我鼓励你从今天起就开始更看重自己的价值,有意识地寻找新的方式去爱自己,并敞开自己去接受别人给予的礼物。通过爱自己并对周遭事物心存感激,你就能确立自己与他人还有整个宇宙是相连一体的,既然相连,就会流通。因此,你还要不断多加注意自己跟哪些人、事、物相连。
这种无限的智慧会一直不断地促使我们超越现状,促使我们敞开自己去爱。我们的心灵会敦促我们去爱自己,时时刻刻去体会如何表现内在的灵性。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未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富足,那么记住:富足和爱是相联结的,无论你从哪一扇门走过去,最后都会通到同一个房间。你的疑惑不安可能就是来自灵性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