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洋人也是人(1)

女人明白要趁早 作者:王潇


中国人早先不大喜欢洋人,打从八国联军那时候就埋下了芥蒂。据史料记载,洋人金毛绿眼,身上还有羊膻味儿,眼馋我们的金银财宝,为着白吃白占而来。教科书上说,中国人民总共经历了好几轮打倒美帝国主义,洋人要殖民、要瓜分我们的土地,我们不干了,同仇敌忾,奋起反击,他们最后灰溜溜地滚回了老家。不过这都是在我们出生以前的事儿了。

后来新社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洋人能带来好处,我们还是可以与之合作的。但与洋人恋爱结婚不是涉外办厂,好处之外,一要有平等二要能双赢。

我接触洋人起步算早的。很多年以前,我14岁的时候,参加过挪威冬奥会组织的世界儿童和平节。我与另一个男同学,一个年轻女老师,战战兢兢地带着任务,离开伟大祖国。这一竿子够狠,在我对世界全然懵懂的时候,24小时之内,从北京西城机关大院一下子打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此之前我只坐火车去过大城市长春。

我的同屋是俩美国女孩,其中一个是高个儿金发妞,爱笑爱聊天儿。我琢磨着,组委会一定是有心安排两个泱泱大国的儿童代表住在一起,此刻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都背负在我的身上,当时就庄严地下定了与美国人PK的决心。

金发妞经常主动找我聊天儿,我一直靠仅有的初中英语和坚强的意志,不屈不挠地和她交流,金发妞成为了我了解洋人世界的第一扇窗。

金发妞说,她们是全州中学生报名,然后入围选手演讲,最后由公众打分选上的。我想这跟我们的过程挺不一样。我们可是经历了层层政审,并且紧锣密鼓的集训了一个月,憋着要来国际舞台扬我国威的。

可见,洋人选人,是自下而上;我们是自上而下,并且心思缜密、有备而来。这一轮,我优势胜出。

我的休息时间,基本是正襟危坐在客厅看电视,以彰显中华民族女性的求知欲和端庄贤淑。但是金发妞说:“别坐沙发,坐沙发就会忍不住看电视,看太多电视人就会变笨。”因此她坐在地上看书,坐在桌子上喝水,甚至坐在窗户沿上梳头。

可见,洋人懒散,我们规矩,而资产阶级的电视内容,肯定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的电视节目还可以寓教于乐。我又以绝对优势胜出。

临走那天,金发妞趴在沙发上抽泣,一头金发乱七八糟。金发妞说:“你知道那个西班牙男生吗?我晚上要去告诉他,我喜欢他。”我很震惊。我虽说也偷瞟过那个西班牙男生,被他雕像般的脸惊呆,但不知道这个事,可以当着人哭,还可以去人跟前说。

可见,洋人早熟,且感情炙热,不以直面表达为耻。我们却是多么内敛含蓄,引而不发啊。不用说,我大获全胜。

自此,通过金发妞,我管中窥豹,奠定了我的洋人观。总的说来,洋人与我中华儿女打根儿上起就有诸多分歧,道不同,不应相与谋。

我开始密切接触洋人是在进了外企之后,写字楼的格子里,前后左右坐了好几个。除去工作,我与诸位洋人同事交流有限,但时间长了,我发现洋人队伍也分左中右。有人每天吃素跑步,有人每天吃汉堡泡吧,相差悬殊。

但凡遇到和洋人闲谈,我总感到话题干涩,勉强维持。一来由于不用母语表达不够畅快,二来总觉得气场嫌远,硬是需要下功夫才能接上,尤其体现在寒暄之后把话题引向深入的时候。气场就算暂时接上,还要在过程中刻意呵护,否则一个不小心,又难免鸡同鸭讲。尤其遇到涉及风俗和地域特点的语境,常常需要为了说明A,不得不用B来解释A的背景,结果发现洋人也不知道B,只好再用C来描述B的渊源。好不容易说清了C,已经忘了刚才说到哪--大多数时候,以我的英文水平,刚说到B,就已经词穷。

这就是文化差异,它真真切切存在。早在几百年前,当洋人的祖先还在英格兰放牧,当我的祖先还在胶东半岛种田的时候,就已经顽固的流淌在血液里。一只蚊子趴在洋人和我的身上,都能从他的血腥味儿里咂摸出全麦面包,从我的血腥味儿联想到大白米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