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裙钗之下(3)

龙凤之国 作者:(日)陈舜臣


 “我想使你成为皇后,你的儿子阿彻成为皇太子。作为交换,阿彻要娶我家的阿娇,你看如何?”

    “可以呀,那就拜托你了。”

    她们就这样结成统一战线,而栗姬光知道嫉妒,只能发出无奈的尖叫声。那时她还不是皇后,从身份上来说,她应与其他夫人一样,但因儿子已成为皇太子,她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后宫的宫女都因此而反感栗姬。即便没有这些,与长公主缔结密约的王夫人也会巧妙地教唆这些姐妹们。

    “我只能在这儿说,栗姬把你们说得很不像话。……”

    王夫人有时与她们低声耳语。

    到了夜里,皇帝会去后宫的女人们那里,那时他不论到哪里,都会听到对栗姬的不满之声。

    “果然不出我所料,没有急忙将栗姬立为皇后是对的,其他女人对她评价极为不好。再有,这个女人最近对我也不那么亲热了。”

    景帝一定这么想。

    馆陶公主的策划也在顺利地进行。

    馆陶公主不是采用过分夸奖王夫人使其成为皇后的那种露骨的方法,而是以王夫人所生的孩子多么可爱、多么聪明为重点,不断地向景帝灌输。

    “像阿彻这样聪明的孩子很少见呀!”

    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当听到这种夸奖时,景帝不会不高兴。

    “这么说,这孩子似乎有前途。”

    在随声附和中,似乎景帝自己也这么认为了。事实上,王夫人的儿子彻——后来的汉武帝,从幼年时就已展露出非凡的才华。

    一次景帝生病,他将皇太子之母栗姬叫到床前说道:“朕万一有三长两短,你要给我好好照顾其他王子们。”

    栗姬是个愚蠢的女人,不!应该说她过于忠实自己的感情,是一个老实的女人。

    “不行,为什么我必须照顾其他女人生的孩子?我办不到。”

    栗姬拒绝了。

    听后,景帝在床上就大动肝火。

    一直在密切观察景帝动态的王夫人娡想:机会终于来了!

    她作出这种判断。

    她所采取的行动是唆使大臣向皇帝奏言将栗姬立为皇后。

    这是先下手为强,有预谋的布局。

    也就是帝王之言,驷马难追。

    在公众面前,天子之言是不能撤回的。当时景帝对栗姬正在气头上,这种时候如提出立栗姬为皇后一事,不用说立即会遭到景帝的拒绝。一旦在公开场合被拒绝,那栗姬将永远失去升为皇后的机会。

    掌管典礼的叫大行的大臣向皇帝奏本:子以母为贵,母以子为贵。今太子母无后,宜立为皇后。

    结果不出王夫人所料,不!应说大大超出预料。

    “这岂是汝辈所当言!”

    景帝怒发冲冠。

    最为可怜的是大行,因僭越之罪遭诛杀。

    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景帝作出决定:“如皇太子之母不能成为皇后,就应废除皇太子。”

    于是,景帝废除栗姬所生之子荣的皇太子地位,降格为普通王子,这就是临江王。

    栗姬对此虽进行了激烈地歇斯底里地反抗,但景帝却置之不理。不久栗姬死去,人们谣传她因悲愤而死。

    栗姬死后,景帝立王夫人娡为皇后,立其子彻为皇太子。

    彻当时年仅七岁,在景帝13个儿子中排行第九位。——他就是武帝。

    由馆陶公主和王夫人娡合演的战术取得彻底的胜利。

    宋代的吕祖谦对这一事件评论道:

    “利之所激深宫之女皆仪秦也。”

    所谓仪秦,是指战国时代的大谋略家,即提倡连横的张仪和主张合纵的苏秦。

    阿娇成为皇太子妃之事,不言而喻。

    有“金屋藏娇”这个成语。

    “如果我娶阿娇,要造一间很大的金屋,把她放进去。”

    这是年幼的武帝去长公主家玩耍时说的话。

    可是,他们的婚姻却没有令人向往的童谣般浪漫结局。

    女人之间激烈的竞争,事实上竟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卷进漩涡。

    “上(武帝)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

    司马迁也这么认为。

    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然而这种雄才大略也只有成为皇帝后才能发挥出来。如果只是原来的胶东王,恐怕只能在领地内狩猎逐兔虚度一生。吴楚七国之乱后,作为地方诸侯,领地不仅被削减,还得接受从中央政府派来官员的严格监督,什么大事也做不了。即使武帝再有才能,充其量也就是振兴地方产业。

    为龙凤开辟道路的是时代,龙凤之雏却如此这般从女流裙钗下诞生。

    从王夫人和长公主的事迹中,我感到了采桑少女罗敷的机智。在她们英勇搏斗的形象中似乎有共同的东西,也许为获得利益,也许为保持贞节,尽管目的不一样。

    然而,在那些深宫女流阴谋家身上,丝毫也没有田园罗敷那种即兴幽默和健康的清新气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